(共49张PPT)
眼见为实
眼见为实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
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看着颜回说:“为什么要这样做?”颜回说:“因为刚才煮饭的时候,房梁上掉了些灰尘在锅里,我觉得沾了灰的白饭扔掉可惜,于是就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闻,教育弟子们说:“平时,我最信任的就是颜回,可是今天见到他抓饭,我还是会怀疑他,可见我们的内心是难以稳定和确定的,你们要牢记这件事,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看法去度量别人,要了解一个人,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忍饥挨饿,大家七天没有吃到米饭,颜回在外面找到一些米,拿回去煮饭,在米饭快熟的时候,孔子偶然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塞。孔子默默地离开了,装作没有看见,也没有去责问颜回。
等颜回煮好了饭,将饭食献给孔子的时候,孔子才说:“我刚刚梦到祖先了,我想,我们应该把这锅没有动过的白米饭,先敬献祭祀祖先。”颜回立刻拒绝到:“不行的!这锅饭我刚才已经吃了一口了,不能用作祭祀!”
石钟山记
苏轼
素养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3.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
4.鼓励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壹壹壹
壹
知人论世
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王士祯更将其与李白、曹植并称为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的“三大仙才”。
散文:《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诗:《惠崇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生 平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贰
文题解读
文体知识:记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可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等,又称“杂记”。
游记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
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带抒彩的,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
《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石钟山
石钟山 ,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
叁
课文研读
1.结合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各用两个字概括三段内容。
自读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彭蠡( lǐ ) 郦元( lì ) 钟磬(qìng) 桴止( fú )
铿然(kēnɡ) 硿硿(kōng) 栖鹘 ( hú ) 磔磔(zhé)
鹳鹤(guàn) 噌吰(chēnɡ hónɡ)穴罅(xià) 涵澹 (dàn)
无射( yì ) 窾坎(kuǎn) 镗鞳(tānɡtà)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
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鄱阳湖的别称
名→动,激荡,掀动
即使
使动,使……鸣响
兼词,“于此”
指示代词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激荡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放置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
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旧迹,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得到,找到
介后
清脆悠扬
传播
声音
指示代词
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定语后置句
名→动,命名,取名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得名由来 常人/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游因)——质疑
2、苏轼质疑什么?依据是什么?
分析课文
“水石相搏”说
“扣石发声”说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
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
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
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
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
干支纪日
到…去
乘船
名状
赴任,就职
因而,于是
能够
派
其中的
形容词词尾,
同“然”…的样子
仍旧、还是
单独
名状,在旁边
阴森的样子
扑、抓
宿巢的隼
鸟鸣声
有的人
状语后置句
一边… 一边…
正要
内心惊恐
停止,断绝
声音洪亮
状语后置句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
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船夫
十分惊恐
代词,代发声之处
同“乃”,原来是
裂缝
兼词“于此”
在那里
波浪激荡冲击
形成
正对着
水流中央
中间是空的
窟窿
击物声,钟鼓声
之前、以前
演奏
知道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于是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赴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石钟山。寺庙里的和尚派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块敲打它,硿硿地响。我只是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乘着小船来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矗立着,有千尺之高,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云霄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十分惊恐。我慢慢地察看发声之处,山脚下都是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波浪激荡冲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间,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和先前噌吰的钟鼓声相互应和,好像是在进行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一层:点名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第二层:访问寺僧,“扣石发声”,“笑而不信”。
第三层:月夜考察游历石钟山的经过。
(游历)—解疑
作者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着精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比喻、拟人绘形
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直接绘声
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类比拟声
1、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
2、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3、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做伏笔。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一段又写了几种说法?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寺
僧
苏轼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笑而不信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实地考察
目见耳闻
笑谓迈曰
非常自信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也。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二者相应,如乐作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
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
大概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
那事情的真相
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主旨。想要认识事物的真伪,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游感—结论
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所以不传
郦道元: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渔工水师:知而不能言
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叹
惜
笑
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以后,悟出了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苏轼找到了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你对苏轼的这种做法怎么看待?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也是难能可贵的。
课文结构
游因——质疑
游历——解疑
游感——结论:
郦说
李说
——人常疑之
—— 余尤疑之
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见闻
4.访之所得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石钟山记
肆
合作探究
呵呵!……
哼哼!……
“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
“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释疑之后轻松愉快自得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哈哈!……
苏轼的“笑”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1)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 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
(2)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石钟山记》真正的意义从不是“石钟山”名字来由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而是苏轼从一件小事向我们展现质疑与探索真相的巨大魅力。
而事实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便是“勇于质疑”与“敢于探索”这两种优秀的品质。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只要能做到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探索求证,善于思考总结,相信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
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刘克庄:“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综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状形、摹声、绘态,描绘绝壁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渲染阴森的气氛,烘托亲自探访的不易。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质疑──解疑──说疑”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3、行文曲折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如夜游石钟山一段,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伍
知识巩固
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复驾言兮焉求?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或师焉,或否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微波入焉
代词,他
疑问代词,什么
兼词,从哪里
句末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
语气词,表停顿
词尾,可译为“地“或”“ 的样子”
兼词,于此
重点词句
名词,政策,方针
动词,表判断
代词,这;这个;这样
形容词,对;正确
形容词的意动,认为……正确
助词,常与“惟”“唯”搭配表宾语前置
是:
共商国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是说也
觉今是而昨非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唯马首是瞻
桴止响腾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余固笑而不信也
大石侧立千尺
余方心动欲还
有大石当中流
空中而多窍
汝识之乎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响:名词,声音:回声:云集响应
舟:名词活用作动词,乘船
适:到;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
固:尚,仍然
侧: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旁边
心动:内心惊恐;今指内心有所触动
当:处在,在
中流:河流中央;今多指中等,一般;普通
空中:中间是空的;今指天空中
窍:本义:孔,洞
识:知道,懂得
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
通假字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古今异义
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一词多义
鼓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莫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
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余
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余尤疑之(我,代词)
一词多义
焉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得
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搏
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名词作动词
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③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①得双石于潭上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