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杠杆、支点、力臂等概念;知道什么叫做杠杆的平衡,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平衡条件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基本的物理原理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天平、支架、杠杆、钩码等;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实验探究法
五、设计思想:
本节是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教材并没有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所以,在教学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
六、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杠杆的
“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还不清楚,对如何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根据实际需
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还不清楚,所以本节教学应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
程,让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叠白纸,让同学们集成一本,有什么方法? 展示自带的器具,并说明它们的用途和好处。 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生活中杠杆”的话题。
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杠杆(如订书机、剪刀等)。 思考、回答
总结: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设问:为什么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实验探究认识杠杆 讲解杠杆概念。多媒体展示:讲解:杠杆的几个概念,力臂的画法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观察自带的工具(杠杆),并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找到所带工具的固定点。画力臂。 实验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跷跷板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水平? 引出杠杆平衡概念,并初步引导学生判断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与“力臂”,教师鼓励学生去猜测、去探究。通过讨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2、【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演示实验过程。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设计表格并进行记录
5、【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讲解例题: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什么是杠杆?2、杠杆平衡的条件。2、布置作业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