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欣赏古筝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聆听由陕北民歌改编的古筝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熟悉筝曲的两个不同情绪的主题,了解陕北音乐风格特点。
2、感受古筝演奏技巧在乐曲中表现的不同情绪,并随乐体验音乐情境。
3、学生通过欣赏筝曲,从而感受古筝的独特魅力和提升对古筝的审美。
导入 聆听信天游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两次音乐,跟音乐唱一次,跟琴唱两次)
1、 初听,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并介绍歌曲背景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钟老师的音乐课堂。今天钟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歌曲片段,同学们听一听这是来自哪个地方的歌曲?请欣赏。
生:。。。
师:刚才钟老师播放的歌曲片段是来自陕北地区家喻户晓的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讲述了80年前,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长征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竞相开放,我们的陕北人民热情地迎接红军的到来并与军民们欢歌乐舞,庆祝幸福生活的到来。那钟老师想请各位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陕北的黄土高坡,感受陕北人民演唱这首歌曲片段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复听,介绍信天游
师:同学们刚才感受到陕北人民演唱时的特点了吗?
生:有很多长音、音调很高。。有点拖(如果没有回答出长音的感觉,就先肯定再问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师:是的,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敏。在陕北,人们习惯站在山坡上远距离的交谈或歌唱,所以,常常把声音拉的很长,很自由,于是便形成了信天游的演唱形式。让我们带着对红军的呼唤轻轻地跟音乐唱一唱吧。
3、初唱 跟音乐(解决降调)
师:同学们刚刚轻声的哼唱一遍,你们感觉唱的舒服吗?
生:不舒服,吃力。
师:是的,这首民歌的演唱体裁是一种原生态的信天游的演唱形式,因为陕北人民在山坡上远距离的放声歌唱从而练就了一口明亮高亢的嗓音。钟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暂时达不到,为了让大家唱的更好听、更舒服,我们再跟着钢琴降调演唱一次信天游版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吧。
4、跟琴第二次哼唱(解决拖音)
师:我们感受到了信天游的高亢明亮,刚刚我们提到了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拖音
师:对。同学们在这个拖音(手指向2)唱的还不够满,我们还可以让这个音更自由、宽广一点,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再来演唱一遍。
二、聆听古筝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熟悉主题A
师:谢谢同学们的演唱,你们的歌声仿佛把钟老师带到了天高云淡的黄土高坡。这么经典的老歌一定少不了音乐艺术家们的再度创作与改编。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焦金海老师根据这首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改编成了民族乐器古筝的独奏版本,他运用古筝仅有的21根琴弦形象地将这首民歌改编的淋漓尽致。今天钟老师想把这首乐曲演奏给大家听一听,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找一找我们刚刚演唱的歌曲片段在我演奏的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在哪些地方出现过?请欣赏。
1、了解曲式结构(2-3分钟)
师:谢谢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你们的掌声告诉了钟老师大家欣赏的很认真,非常的投入。那谁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呢?刚才我们演唱过的熟悉的歌曲片段在古筝中出现了几次?
生:1次。。
师:哦,你觉得是1次,那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2次
师:这位同学看样子听的很仔细,很认真,她听出来是2次。那你还能告诉我这两次出现在乐曲中的哪些地方呢?(如果不能回答,就说:那我再请一个同学来补充)
生:前面,后面
师:是在最后嘛?
生:激昂的结尾之前
师:那么我们演唱过的并且在古筝曲中也找到的慢板主题(还是歌曲片段?)我们称之为主题A(板书),刚同学们说主题A出现了 。。(学生说)第一次出现在?(学生说)还有一次出现在?(学生说)。这就是我们出现的两个主题A,我们将它再次出现的主题用A’(板书)来表示。(如果学生说到了中间和结尾,就把板书贴上去,总结整首乐曲的曲式结构)
感受古筝技巧在乐曲中的表现
师:刚刚同学们演唱民歌版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感受到了信天游的自由和宽广,那么在古筝版主题A的演奏中,又是怎样表现信天游的延长和宽广呢?请跟着我的琴声再来哼唱一次主题A的旋律。
①长音
生:手臂不停地在挥。。(学生模仿动作)
师:那是在什么音出现的时候演奏的呢?
生:长节拍。。2音。。
师:是的,这个动作在古筝演奏技巧中我们称为摇指(板书),一般在长节拍出现的时候演奏。那同学们再观察一下,钟老师仅仅只是呆呆地坐在这里摇吗?我的摇指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示范一个摇指)
生:越来越强
师:回答的真棒,你们可以试试用右手做一个从弱到强的摇指变化吗?(请同学展示)
生:学生模仿(引导呼唤红军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带上摇指动作我们来唱一唱第一个乐句的曲谱吧,当遇到长节拍时,我们要。。。(学生说)
②按弦
师:同学们的歌声与动作几乎融为一体,老师为你们点赞!可是刚刚老师发现,在演唱的时候,大家对这个乐句的陕北风格把握的还不够,钟老师用古筝给大家模仿一下(演奏没有下滑音的乐句,左手可夸张得放在下面)
师:同学们,你们的演唱是这样的,到底是哪里没有把握到陕北风格呢?
生:。。。
师:找不到没有关系,钟老师再给大家演奏一遍,你们仔细观察古筝是怎样演奏这个乐句的?(演奏带有下滑音的乐句,在下滑音时做的夸张一些)
生:加了左手动作
师:是的,就是因为左手的按弦动作让旋律充满了陕北高亢的音乐风格。这个动作在音乐中可以用音乐的记号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记号吗?
生:下滑音记号
师:哪位同学想上台体验下滑音?
(第一遍)请第一位同学上台,老师辅助(台下学生带着下滑音的感觉唱);
(第二遍)请第二位同学上台,台下学生边唱旋律左手边做下滑音的动作。
3、完整演唱主题A
师:同学们的歌声与老师的琴声配合的越来越默契了,在钟老师接下来的主题A演奏中请同学们带上我们刚刚学会的摇指和按弦动作唱一唱主题A的旋律,感受在黄土高坡上自由奔放的歌唱。
(二)熟悉主题B
师:刚刚同学们运用了摇指和按弦体验到了信天游唱法的宽广与自由,那么我们刚刚聆听和演唱主题A之外,你们还有听到了其他的主题吗?回忆一下,这个主题带给你们怎样的情绪呢?
生:速度快一些
师:那带给你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老师弹一点点)跟主题A是一样的情绪吗?
生:不是。快一些,激情一些。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古筝曲中的高潮部分——主题B(板书)B主题出现在乐曲的。。。?(学生说)
师:还听到了什么?
生:最后很激动很热情。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尾声(板书)
过渡语:钟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这几个部分就是这首古筝曲的曲式结构。接下来请拿出你们的手指跟着钟老师的图谱一起感受陕北人民迎接红军,走向幸福生活的喜悦吧!你能从图谱中发现什么吗?
感受主题B
1、初听,画图谱
师:你在图谱中发现什么了吗?
生:反复记号。。线条有长有短。。。
(如果学生说出了有重复,那就引出反复记号;如果学生说出了长短变化,那就接问我是根据音乐中的什么来设计这个图谱的呢?引出强弱,我是在什么的动作做出的强弱变化呢,大撮;如果说出了每一行的图谱是一样的,就肯定他观察的真仔细;如果说出了花朵似的图谱,就说因为陕北人民得知红军的到来,心中乐开了花呢)
2、图谱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图谱,老师是根据什么来设计这个图谱的呢?请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演奏后用告诉我。
生:力度
师:是大撮力度的变化,那么在长线条的时候表示大撮的力度是(学生答),在短线条的时候表示大撮的力度是(学生答)。钟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身体来模仿大撮的强与弱,我们的陕北人民看到红军归来都高兴的拍起了大腿,所以强音时我们就用拍大腿的形式,那么弱音可以拍哪里?(学生若说拍手,师肯定:嗯可以,但拍手的声音是不是有点大呢?)陕北人民得知红军的归来,他们的心情都怎么样(学生说)是的,都乐开了花(指着黑板上第三拍的符号)
身体表现图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弱,第三拍打开双臂)
引出安塞腰鼓
同学们的热情让我想到了80年前,陕北人民看到红军叔叔长征胜利归来时,也是用这样的热情敲锣打鼓欢迎他们呢。你们看。(图片)
师:大家看到我们陕北人民欢庆红军胜利归来用的典型乐器是什么吗?它系在哪里同学们看一看(腰上)对,这就是我们陕北的安塞腰鼓。
师:是的,钟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安塞腰鼓,谁可以告诉老师腰鼓是怎样敲击的呢?
生:。。。
师:谢谢你的示范,如果给你一副鼓棒,你会选择敲击腰鼓的哪里来模仿古筝大撮强音和弱音的力度?(鼓面、鼓身)
生:。。
师:这位同学找出了腰鼓模仿的强音与弱音,非常好,假如我给你一副鼓棒,你会选择敲击身边的哪里来模仿大撮的强音和弱音吗?
生:。。。
师:可惜钟老师今天没有准备足够的腰鼓,我也知道同学们非常想跟着陕北人民一块儿来欢歌乐舞,但我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了腰鼓棒,现在请你们轻轻拿出凳子下面的腰鼓棒,我们一起跟着钟老师图谱试一试,采用刚才这位同学给出的建议,强音敲凳子,弱音敲鼓棒,第三个拍我们做开花的手势。
分组合作 (强音组 弱音组)
第一遍 师唱,看图谱
第二遍 师唱 看指挥
第三遍 跟音乐 看指挥
(三) 完整聆听,出示结构A+B+A’+尾声
师:请大家把鼓棒放在大腿上(可表扬)。刚刚我们用腰鼓棒欢快的为主题B进行了伴奏,那么接下来我们要用鼓棒来完整的表现这首古筝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啦,在熟悉主题A的时候,我们了解了古筝按弦和摇指在乐曲中的运用,那么同学们这个鼓棒怎样来表现按弦呢?
(生回答)
师:那么摇指怎么样做更形象?怎么样才能让鼓棒从视觉效果上更加完美?
生:回答转过来
或者师:我竟然发现有个同学将红绸倒过来,将红绸扬了起来。这个主意非常好。但是你们之前注意了没有,钟老师在弹摇指的时候会有一个什么变化?
生:力度的变化
师:没错,我们的力度要从弱到强,哪位同学可以上台表现一下?(请一个)如果你想幅度再大一点应该怎么做?(蹲下来)同学们一起试一试。
师:当听到主题B的时候,请同学们依照图谱我们分组表现大撮的强弱音。当听到激昂的尾声部分时,请用你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模仿古筝的动作,你也可以用鼓棒参与进来,你觉得哪个地方像按弦,你就来表现按弦,那个地方像摇指,你就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摇指。
三、乐曲拓展
师:请大家把鼓棒收起来。今天我们不仅演唱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完整的欣赏了古筝版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那么这两个版本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呢?
生:快与慢
师:你感受到了快与慢,那古筝中的慢/延长/拖音是靠什么来表现的?
生:摇指、按音
师:是的,摇指、按音表现了陕北信天游自由宽广的演唱方式,那古筝中的快是靠什么来表现的?
生:大撮
四、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欣赏到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还有二胡、扬琴等各种民乐版本,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上网搜集,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听民族音乐、多了解民族音乐,去感受中国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 ,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课。(完整版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