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复习卷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复习卷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5 16: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单元复习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B.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地球上海拔超过8 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青藏地区
D.本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3~4题。
3.用无人机航拍a处,我们会发现这里( )
①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②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④河网密布,水田成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该省级行政区域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河谷地带 B.绿洲地带 C.矿产地附近 D.国界线附近
5. 下列属于青藏地区自然景观的是( )
A.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B.大片茂密青翠的森林
C.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一望无际的草原
6. 成都和拉萨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两地1月和7月气温差别较大,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青藏铁路的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旅游业发展变化图(图1)及游客月分配图(图2),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西藏旅游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
B.地广人稀,游客承载量大
C.游客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
D.1990年后国内旅游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
8.有关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高山峡谷,冰原广布 D.煤炭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9. 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夜间气温很低,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升,右袖可以脱下搭在肩上,以便劳作,到了中午,气温很高,可以将双袖脱下,系在腰间。藏袍反映了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气温的年较差很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气温的日较差很大,早晨和夜间气温低,中午气温高
C.气候终年低温少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气候终年寒冷,为寒带气候
10. 我国青藏地区最主要的三种牲畜是( )
A.三河马、细毛羊、牦牛 B.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C.牦牛、骆驼、藏山羊 D.藏绵羊、藏山羊、滩羊
11. 下图中,通过铁路从格尔木运出的物品可能性最小的是(  )
A.肉制品 B.地毯 C.青稞酒 D.蔗糖
12. 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所产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C.地势较低、气温高 D.品种优良
13. 从拉萨到西藏重镇林芝的拉林铁路正在加紧施工。拉林铁路完全通车后,沿铁路旅游观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①远处美丽雪山 ②油菜和甜菜 ③稻田和棉田 ④骆驼穿行在沙漠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 暑假,周围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 )
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
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
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5. 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约两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热条件
B.两地区均是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地区
C.目前两地区的交通运输均以铁路运输为主
D.两地区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共同原因是海拔高,气温高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小周暑假到图示区域体验雪域高原之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周去的雪域高原是_ _,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 _。那里冰川广布,反映当地独特的_ _气候。
(2)湖泊A是_ _,它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小周拍摄的照片是当地特有的畜种_ _。
(4)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它是_ _地区,该地区的湖泊和_ _对河流流量具有天然的_ _作用。
(5)三江源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 _。为此,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并采取了以下措施:_ _。(至少答出两条,)
17.近日,首都博物馆向广大市民及游客奉献了题为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主题展览。左图为青海道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宗: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这里汇集了众多高大山脉。展览所涉及的青海省及周边,有 、 、 等高大山脉。也正是这些高耸的山脉阻挡了历史上西方古罗马等强大帝国对中原的入侵。
(2)水源:自古人类逐水草而居。4 000多年前,人们在黄河的支流湟水(填河流)沿岸、美丽的青海湖畔繁衍生息。考古学家们据出土的石器、陶器及其上的纹饰(如右图)判断,当时的人们在这里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有 和 。
(3)路之冲:历史上,当途径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因战乱等因素不能通行时, 就成为了沟通 (填“东西”或“南北”)的交通要冲。“丝绸西去,良马东来”贸易的发展,也使不同地域的 在这里交融。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1)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东 ,A、B两地比较,气候更复杂的是 。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在 ,这里种植的农作物是 、小麦、豌豆等。与东部平原相比,这里种植的小麦穗大粒饱,原因是什么?(说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两条即可)
(3)青藏地区的草地是具有耐寒特点的高山草甸,试举出这里的一种代表牲畜。_______________ (说出其中一种)
(4)青藏地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 中,而农区和城镇多居住在 。
(5)图中的铁路是青藏铁路,夏季,乘火车游西藏是热门线路,有人提醒,去西藏要准备防晒霜、防紫外线眼镜和遮阳帽,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CAC 6-10CBDBB 11-15DAACB
二、非选择题
16. (1)青藏高原 藏族 高寒
(2)青海湖
(3)牦牛
(4)三江源 沼泽 调蓄
(5)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17. (1)祁连山脉 昆仑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2)种植业 渔业
(3)青海省 东西 文化
18. (1)东部(或东部和东南部) A
(2)雅鲁藏布江 青稞 日照时间长;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3)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4)帐篷 平顶碉房
(5)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