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5 17: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14中国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
金砖五国会晤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2次峰会
亚信峰会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合作共赢谱新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
1.了解和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2.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重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的史实
【难点】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2011年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国民政府占据。
1.联合国于何时成立?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2.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请结合课本P85、86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联合国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新中国的努力与成果
1967—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对“驱蒋纳我”提案的投票表决情况
支持新中国的票数是怎样变化的?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中国首次进行核试验取得成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国家衷心祝贺核爆炸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七亿人口变成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政治上的巨大力量”。
——《荷兰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反应》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能恢复的原因P86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原因
1959年毛泽东与亚非朋友在一起
1971年10月25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
(2)亚非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和支持。
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1971年,美国的霸权地位处于衰落之中,而中国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世界的尊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政府经过长期的努力争取,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之下,最终重返联合国。
材料二: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3)亚非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增强及支持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中美关系缓和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四)意义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正如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所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二、打破坚冰
——中美关系改善
材料一: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尼克松……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咄咄逼人。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二、中美、中日建交
结合材料与课本P86归纳
背景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
二、打破坚冰——中美关系改善
1971年4月
1971年7月
1972年2月
1979年
“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中美关系变化:敌视→关系正常化→建交
二、打破坚冰——中美关系改善
尼克松为这场“破冰之旅”做足了准备,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练习用筷子,在中国欢迎晚宴上让周恩来大为赞叹。
跨洋握手
(2)过程: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①1971年4月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②1971年7月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
③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9年1月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多年来日本人民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巨大努力,都是因为日本政府对美国卑躬屈膝而未获成功。现在美国居然在改善对华关系上走到日本前面,……不少政治家指出,“不能在与中国建交问题上再次落后于美国”。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三)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二、打破坚冰——中美关系改善
①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②有利于我国解决台湾问题。
美国承认
“一个中国”原则
③推动了中日建交。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
四、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1.时间
2.外交政策
3.外交原则
改革开放后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4、表现)
①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全球治理观
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⑤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四、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4、表现)
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G20)
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
厦门会晤
亚信峰会
四、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5、外交布局——全方位 、 多层次 、 立体化
我们走出来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
的大国外交之路
6、影响: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三、全方位外交
(三)具体成就
6、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四、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尊严来自实力
2014中国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
金砖五国会晤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2次峰会
亚信峰会
国家实力(决定因素)
国际环境
国家利益(根本出发点)
结合本节课所学,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丘吉尔
课堂总结
1.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意义
2.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是得到了哪种国际力量的支持 ( )
 A、苏联 B、美国
C、第三世界 D、苏联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落实
3.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后,美国代表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代表们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舞”的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中苏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巩固落实
4. 2020年12月11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时提到,重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框架,双方应当为此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中美关系建交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D.1979年
巩固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