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
01 人类起源、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学生版)
一、考点分析
1.人类的出现
2.大河流域与四大古国
3.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4.日本大化改新
5. 西欧城市兴起
6.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知识详解
考点一:人类的出现
1. 人类的出现: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2. 三大人种: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有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3. 氏族社会:
(1)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氏族社会发展的过程:分为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
考点二:大河流域与四大古国
1.古代埃及
(1)产生时间: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
(2)统一: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初步统一。
(3)建筑奇迹:金字塔。
(4)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2.古代巴比伦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2)古文字:楔形文字
(3)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4)发源地:两河流域
3.古印度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500年
(2)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3)文明成果:种姓制度
4.古中国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发源地:黄河流域
(3)文明成果:长城
(4)古文字:甲骨文
考点三: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1. 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 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 世纪)→屋大维 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考点四:日本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
(1)时间:7 世纪中期。
(2)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考点五:西欧城市兴起
(1)兴起:10 世纪,西欧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自治: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从中分化出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考点六: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 阿拉伯国家建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并实现统一的。
2. 伊斯兰教的诞生
(1)创始人:穆罕默德。
(2)传播和发展简表
三、剖析中考真题
[2012·淄博]右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出现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012·江苏宿迁]下列哪一历史知识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希腊的历史文化?)
A.种姓制度
B.大化改新
C.《荷马史诗》
D.《汉谟拉比法典》
[2012·聊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湘潭]下列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2012·烟台]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四、易混易错知识
1. 大化改新属于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1. 我们应当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1)进步性:雅典民主政治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成为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广泛的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的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发展,使古代希腊的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也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真正享有民主的是大约占总人数六分之一的男性成年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则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也就没有公民权和民主可言。
2.请比较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点。
(1)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晚,持续时间短。中国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要比西欧早很多年并持续了两千多年。
(2)西欧封建社会神权凌驾一切,教会至高无上。中国是皇权至高无上。
(3)西欧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中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4)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进一步分化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中国则是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五、真题训练
[2012·深圳]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012·福州]《汉谟拉比法典》产生于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2012·湖南邵阳] 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巴黎圣母院
[2012·盐城]右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出现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2012·佛山]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渣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2012·株洲]《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它出自于下列哪一文明古国吗
A.古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2012·浙江富阳]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它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这个小民族及其成就”主要是指
A.希腊、城邦国家
B.罗马、建筑水平
C.希腊、民主政治
D.罗马、文化艺术
[2012·南京]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
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B.公元前2世纪
C.2世纪
D.10世纪
[2012·汕头]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国会
C、最高法院
D、大陆会议
[2012·江苏省连云港]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古希腊的
A.贵族专制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
[2012·荆州]由男性公民参加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情境,最有可能发生在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埃及
[2012·山西]希腊被人们称为是欧洲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指的是古希腊文明的
A.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雅典民主政治
D.建立帝国
[2012·梅州]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通过改革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屋大维进代
B.伯里克利时代
C.汉谟拉比时代
D.亚历山大时代
[2012·成都]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当时,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2012·盐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
A.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D.印度的种姓制度
[2012·江西]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非选择题
历史小诊断
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改正。)
[2012·福州]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亚历山大大帝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012·重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012·安徽]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
【以史为证】
⑴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3分)
【史论结合】
材料一 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
材料二
【读史明智】
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3分)
[2012·山东泰安](lO分)泰安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步骤一 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图二 伯利克里
(1)图一、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2分)
步骤二 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你帮助他完
成。(6分)
名称
领导人物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政体形式
影响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21世纪教育网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共和制
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
共和制
步骤三 反思我国政治建设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请写出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及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名称。(2分)
[2012·德州](9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视角一】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1)近代欧洲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2)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材料中“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针对什么制度提出来的?(2分)
(3)材料二中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以上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对人类社会的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3分)
201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
01 人类起源、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教师版)
一、考点分析
1.人类的出现
2.大河流域与四大古国
3.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4.日本大化改新
5. 西欧城市兴起
6.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知识详解
考点一:人类的出现
1. 人类的出现: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2. 三大人种: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有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3. 氏族社会:
(1)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氏族社会发展的过程:分为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
考点二:大河流域与四大古国
1.古代埃及
(1)产生时间: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
(2)统一: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初步统一。
(3)建筑奇迹:金字塔。
(4)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2.古代巴比伦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
(2)古文字:楔形文字
(3)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4)发源地:两河流域
3.古印度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500年
(2)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3)文明成果:种姓制度
4.古中国
(1)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发源地:黄河流域
(3)文明成果:长城
(4)古文字:甲骨文
考点三: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1. 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 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 世纪)→屋大维 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考点四:日本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
(1)时间:7 世纪中期。
(2)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考点五:西欧城市兴起
(1)兴起:10 世纪,西欧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自治: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从中分化出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考点六: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 阿拉伯国家建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并实现统一的。
2. 伊斯兰教的诞生
(1)创始人:穆罕默德。
(2)传播和发展简表
三、剖析中考真题
[2012·淄博]右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出现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012·聊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湘潭]下列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种姓制度是印度河南亚地区盛行的,所以①不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所用文字,要注意理解好中东地区,显然①不能入选,其余②③④都没问题,答案选C。
【答案】C
[2012·烟台]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排除A,金字塔是埃及的,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所以答案选B。
【答案】B
四、易混易错知识
1. 大化改新属于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2.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1. 我们应当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1)进步性:雅典民主政治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成为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广泛的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的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发展,使古代希腊的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也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真正享有民主的是大约占总人数六分之一的男性成年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则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自然也就没有公民权和民主可言。
2.请比较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点。
(1)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晚,持续时间短。中国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要比西欧早很多年并持续了两千多年。
(2)西欧封建社会神权凌驾一切,教会至高无上。中国是皇权至高无上。
(3)西欧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中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4)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进一步分化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中国则是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五、真题训练
[2012·深圳]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埃菲尔铁塔建起之前,它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曾经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洲、非洲的军事帝国……“它”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012·岳阳]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四大发明
[2012·湖南邵阳] 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巴黎圣母院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识记能力,善于利用排除法,B反映的是古巴比伦,C是罗马,D是法国,答案选A。
【答案】A
[2012·盐城]右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出现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解析】本题难度低,著名人物明显是错误的,伯利克里是古雅典的,答案选B。
【答案】B
[2012·佛山]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渣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本题难度有点大,考查知识过于细化,根据题中关键信息:黑色玄武岩圆柱以及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2012·黄石]《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2012·浙江富阳]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它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这个小民族及其成就”主要是指
A.希腊、城邦国家
B.罗马、建筑水平
C.希腊、民主政治
D.罗马、文化艺术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法律是世界著名的,答案选C。
【答案】C
[2012·南京]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
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B.公元前2世纪
C.2世纪
D.10世纪
【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古代民主最高峰是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答案选A。
【答案】A
[2012·汕头]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国会
C、最高法院
D、大陆会议
[2012·江苏省连云港] “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古希腊的
A.贵族专制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古希腊是民主政治,古罗马是法律,答案选C。
【答案】C
[2012·荆州]由男性公民参加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的情境,最有可能发生在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埃及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史成年男性的民主,雅典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法律都是出名的,答案选C。
【答案】C
[2012·山西]希腊被人们称为是欧洲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指的是古希腊文明的
A.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雅典民主政治
D.建立帝国
[2012·梅州]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通过改革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屋大维进代
B.伯里克利时代
C.汉谟拉比时代
D.亚历山大时代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的繁荣时期,考查识记能力,答案选B。梭伦改革是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是引上轨道。
【答案】B
[2012·成都]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当时,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2012·盐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
A.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D.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根据附庸可知应该是涉及到等级制度,答案选C。
【答案】C
[2012·江西]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解析】本题难度大,学生见到分封制,可能会错选C,本题答案选D,关键词应该是丕平
非选择题
历史小诊断
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改正。)
[2012·福州]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亚历山大大帝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答案】 错误:亚历山大大帝 改正:伯利克里
【解析】是伯利克里时期达到顶峰。
拓展:雅典民主制的几个时期:梭伦改革---引上轨道
克里斯提尼---确立
伯利克里—顶峰
[2012·重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012·安徽]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
【以史为证】
⑴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3分)
【史论结合】
材料一 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
材料二
图5:美国国会开会场景
图6:2012年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
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4分)
【读史明智】
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3分)
人类的共同财富。(言之成理即可,3分)
[2012·山东泰安](lO分)泰安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图一、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2分)
步骤二 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你帮助他完
成。(6分)
名称
领导人物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政体形式
影响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21世纪教育网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共和制
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
共和制
步骤三 反思我国政治建设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请写出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及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名称。(2分)
【解析】
此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难度低,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至于伯利克里推进民主化的措施也是属于课本知识了,这里不啰嗦,没啥技巧了。
挖出的空难度不大,可能考生在领导人物的记忆方面比较模糊,直直白白低考查,没有技巧,难度还是不大。
1954年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12·德州](9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视角一】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1)近代欧洲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2)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材料中“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针对什么制度提出来的?(2分)
(3)材料二中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以上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对人类社会的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3分)
【视角二】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建设
(4)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思想文化运动等形式进行了艰难探索。请写出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改良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入了社会主义民主化的正轨。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2分)
【解析】
此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公民大会。
《人权宣言》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是针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出的。
材料二所示的是三权分立,是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这一政体;接着是考查1787年宪法的意义,注意是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注意是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得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是经济方面,新文化运动是学习思想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主要答一部宪法,3大制度即可,答案毕竟是参考,可以适当拓宽。
201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
02 文明的冲撞、融合和科技与思想文化(学生版)
一、考点分析
1.古代世界战争
2.东西方文化交流
3.世界三大宗教
4.古代世界科技文艺
本专题在中考中占据的比重较小,分值较少,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来看,重点集中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三大宗教等。备考时应注重对这些高频考点的识记和理解。
二、知识详解
考点一:古代世界战争
1. 希波战争
(1)时间:公元前5 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2)战役:公元前490 年,马拉松平原战役。(体育项目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强大起来,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
(2)路线: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罗马帝国的扩张
(1)扩张:屋大维统治罗马后,罗马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
(2)罗马帝国的强盛(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初期约两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3)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考点二:东西方文化交流
1.阿拉伯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1)传播中西文明:他们把中国的古代发明等传播到了西亚和欧洲,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等知识,还有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2)传播数字:他们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经过改造后传播到了欧洲。
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东方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考点三: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1)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出现地区:古代印度。
(4)主要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5)传播: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再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基督教
(1)时间:1 世纪
(2)创始人:耶稣。
(3)出现地区:巴勒斯坦一带。
(4)主要教义:叫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就会升入“天堂”。
(5)传播:传遍全欧。
3.伊斯兰教
(1)时间:7 世纪。
(2)创始人:穆罕默德。
(3)出现地区:阿拉伯半岛。
(4)主要教主: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 的使者。
(5)传播:中世纪时, 传到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等地。
考点四:古代世界科技文艺
1.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作者荷马,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古代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俄底浦斯王》。
(3)《天方夜谭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科学家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
三、剖析中考真题
[2012·淄博]“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
A.伯利克里
B.查理·马特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2012·聊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江西]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四、易混易错知识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分别出现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2.古代世界战争与融合的典型事件有哪些?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希波战争
①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先后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经过顽强战斗,彻底战胜波斯侵略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2)亚历山大东征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位时,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进军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帝国的扩张
①公元前27 年以后,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 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罗马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4)影响
①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中充满了暴力。
②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1)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由阿拉伯人经丝绸之路传到东方。
(2)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中国的罗盘针、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由阿拉伯人经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3)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五、真题训练
[2012·恩施自治州]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A.亚历山大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
[2012·山东泰安]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是
A.《天方夜谭》
B.《俄底浦斯王》
C.《荷马史诗》
D.《古兰经》
[2012·东营] 在古代文明的传播与融合中,架起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阿拉伯人
[2012·荆州]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
A.希腊人
B.中国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2012·株洲]中国政府一贯以来都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任何合法的宗教信仰在中国都受到保护。以下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2012·南京]信徒成为穆斯林的宗教产生于
A.古代埃及
B.阿拉伯半岛
C.意大利
D.古代印度
[2012·荆州]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2012·岳阳]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012·湖南邵阳] “2012年2月27日,美国士兵焚烧《古兰经》(是默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引发 世界抗议,反美示威蔓延!这则消息的空格处应填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012·淄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诞生了三大宗教。下列主张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A.信仰“救世主”
B.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C.信仰真主“安拉”
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2012·济宁]右图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012·泰州]2012年2月20日驻阿富汗美军士兵亵渎穆斯林宗教书籍及焚烧《古兰经》,引发了阿富汗国内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将《古兰经》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2012·重庆]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点是
A.亚历山大
B.麦地那
C.麦加
D.大马士革
[2012·汕头]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
②洛阳白马寺
③巴黎圣母院
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2·湘潭]下列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201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
02 文明的冲撞、融合和科技与思想文化(教师版)
一、考点分析
1.古代世界战争
2.东西方文化交流
3.世界三大宗教
4.古代世界科技文艺
本专题在中考中占据的比重较小,分值较少,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来看,重点集中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三大宗教等。备考时应注重对这些高频考点的识记和理解。
二、知识详解
考点一:古代世界战争
1. 希波战争
(1)时间:公元前5 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2)战役:公元前490 年,马拉松平原战役。(体育项目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强大起来,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
(2)路线: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 罗马帝国的扩张
(1)扩张:屋大维统治罗马后,罗马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帝国疆域不断扩大。
(2)罗马帝国的强盛(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初期约两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3)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考点二:东西方文化交流
1.阿拉伯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1)传播中西文明:他们把中国的古代发明等传播到了西亚和欧洲,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等知识,还有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2)传播数字:他们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经过改造后传播到了欧洲。
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东方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考点三: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1)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3)出现地区:古代印度。
(4)主要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5)传播: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再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基督教
(1)时间: 1 世纪
(2)创始人:耶稣。
(3)出现地区:巴勒斯坦一带。
(4)主要教义:叫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就会升入“天堂”。
(5)传播:传遍全欧。
3.伊斯兰教
(1)时间:7 世纪。
(2)创始人:穆罕默德。
(3)出现地区:阿拉伯半岛。
(4)主要教主: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 的使者。
(5)传播:中世纪时, 传到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等地。
考点四:古代世界科技文艺
1.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作者荷马,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古代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俄底浦斯王》。
(3)《天方夜谭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科学家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
三、剖析中考真题
[2012·淄博]“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
A.伯利克里
B.查理·马特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2012·聊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 利用排除法,比较简单,《天方夜谭》出自古印度,《荷马史诗》出自古希腊,排除③④,答案选A
【答案】A
[2012·江西]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2012·山东临沂]近年来,伊斯兰国家(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的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哪一经典为根基发展起来的?
A.《大乘佛经》
B.《道德经》
C.《圣经》
D.《古兰经》
四、易混易错知识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分别出现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2.古代世界战争与融合的典型事件有哪些?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希波战争
①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先后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经过顽强战斗,彻底战胜波斯侵略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2)亚历山大东征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位时,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进军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帝国的扩张
①公元前27 年以后,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 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罗马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4)影响
①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中充满了暴力。
②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1)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由阿拉伯人经丝绸之路传到东方。
(2)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中国的罗盘针、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由阿拉伯人经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3)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五、真题训练
[2012·恩施自治州]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A.亚历山大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和平使者是马可波罗,属于课本知识,答案选D。
【答案】D
[2012·常德]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2012·东营] 在古代文明的传播与融合中,架起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阿拉伯人
【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是阿拉伯人,答案选D。
【答案】D
[2012·荆州]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
A.希腊人
B.中国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2012·绵阳]2011提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周年。5月1日清晨,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海豹突击队联手,乘坐直升机突击位于巴基斯坦北部阿伯塔巴德市“基地”组织的一处院落,当场击毙本·拉登。“基地”组织长期以来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向欧美国家实施“圣战”。你认为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出现“基地”组织的是:
A、美国
B、阿拉伯国家
C、英国
D、德国
[2012·株洲]中国政府一贯以来都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任何合法的宗教信仰在中国都受到保护。以下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识记能力,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西汉末年,并且起源古印度,就是佛教。A道教起源中国,BC是明显的干扰项,容易排除,答案选D。
【答案】D
[2012·山东泰安]下列四幅图片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是( )
[2012·南京]信徒成为穆斯林的宗教产生于
A.古代埃及
B.阿拉伯半岛
C.意大利
D.古代印度
[2012·荆州]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解析】本题难度低,“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显然食欲基督教有关,答案选A
【答案】A
[2012·岳阳]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有时间限制,中古时期,西欧,等关键词,可知是基督教,答案选A。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教会占有大量的地产,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教会还长期垄断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与教育,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答案】A
[2012·湖南邵阳] “2012年2月27日,美国士兵焚烧《古兰经》(是默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引发 世界抗议,反美示威蔓延!这则消息的空格处应填写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012·恩施自治州]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种宗教
它被元朝时形成的回族所信仰
②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③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解析】本题难度低,捉住一个突破口即可,《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答案选D。
【答案】D
[2012·泰州]2012年2月20日驻阿富汗美军士兵亵渎穆斯林宗教书籍及焚烧《古兰经》,引发了阿富汗国内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将《古兰经》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答案选B。
【答案】B
[2012·烟台]2012年6月16日,在海阳亚沙会开幕式上,沙特阿拉伯旗手高举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复兴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2012·重庆]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点是
A.亚历山大
B.麦地那
C.麦加
D.大马士革
【解析】本题难度大,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答案选B。
【答案】B
[2012·汕头]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
②洛阳白马寺
③巴黎圣母院
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首先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②巴黎圣母院 与基督教有观;③洛阳白马寺与佛教有关,④麦加大清真寺与伊斯兰教有关,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2012·湘潭]下列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种姓制度是印度河南亚地区盛行的,所以①不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所用文字,要注意理解好中东地区,显然①不能入选,其余②③④都没问题,答案选C。
【答案】C
[2012·山西]下面两幅图片均为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其建筑风格属于
[2012·广东]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