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3做功了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3做功了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5 20: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归纳出物理规律。
通过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例,理解机械功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国家运动员举重得奖为国争光的案例,对学生渗透爱国教育。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当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对物体不做功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在现代汉语中的“功”主要有成绩、成效的意思,
“成效”指的是付出一个行动,会获得预期的好效果,功效
(比如:感冒吃感冒药后,症状减轻,说明这个感冒药对这次感冒有成效)
2.阅读课本第195页,第1、2、3、4段文字。思考力学中的“功”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进行新课】
、机械功
1.小明分别用相同的力推这两辆不同的小车,他的预期是小车能在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那这两次行动都达到了他的预期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第一次:这个推力作用在车上,没有达到预期,故这个推力没有成效。
第二次:这个推力作用在车上,达到了预期,故这个推力有成效。
2.教师补充:物理学中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那就说明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
3.引出机械功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简称功。功用符号W 表示。
4.强调:有时为了叙述方便,某个力做功也可以说成施力的物体做了功。比如人推小车向前移动,则这个推力对小车做了功,也可以说人对小车做了功。
(二)、怎样才算做功
1.观察以下三幅图并思考:做功的必要条件
①图一:人用力推车而车未动,人对车做功了吗?原因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车受到推力的作用,但车没有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故人对车没有做功。
②图二: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那牵引力对车做功了吗?原因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车受到牵引力的作用,而且车在牵引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牵引力对车做了功。
③图三:吊车钢索的拉力使货物上升一段距离。那吊车钢索的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原因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货物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货物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吊车钢索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2.师生共同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1)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___;
(2)物体在________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_____。
3.国家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举力有没有全都做功?
学生尝试分析说明,教师再补充:蹲下停至头顶、站起停至头顶这两个阶段:有力无距离或说受力但静止,举力不做功。
4.手对抛出去的篮球做功了吗?
学生尝试分析说明,教师再补充:无力有距离或说由于惯性,手对抛出去的篮球不做功。
①学生背着书包向前走,书包的重力做功了?
②一位大人提着水桶向前走,人提水桶的力有没有做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虽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是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即上述案例中,书包重力没有做功,人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6.判断下列情况,是否有力对物体做了功
(三)、功的计算
1.物理学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 W = Fs
2.单位:W ——焦耳(J); F——牛(N); s=米 (m)
1 J=1 N · m
3.1 J物理意义:1 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1 m,该力对物体做的功为1 J。
4.举例让学生感受做功的大小
①将两个鸡蛋举高一米所做的功? W= Fs =Gh=1N×1m=1J
②体重为450N的学生从1楼上到2楼所做功? W= Fs =Gh=450N×3m=1350J
、课堂小结
机械功的概念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功的公式
(六)、课堂练习
(七)、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机械功(W):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作机械功,简称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2)无力有距离(3)力与距离垂直:
功的计算
拉力或推力做功: W= Fs
重力做功: W= =G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