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检测题
选择题
1.((如图)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3.1973年,尼克松访华一周年,中国实施《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求报告》,计划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以满足国内工业、农业和各项领域的生产和发展。材料说明了( )
A.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外的经济交流
B.中美建交加大了中美之间的经济交流
C.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引进外国技术开始
D.中美关系缓和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4.“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打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5.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A.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次会议( )
A.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取得的外交成果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8.下表显示了中美贸易的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78 865 324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美建交 D.冷战结束
9.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俱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是靠(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一带一路”的倡议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兵乓外交”的推动
10.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1.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辖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山东等5个省区所属武装力量的战区是( )
A.北部战区 B.东部战区 C.中部战区 D.南部战区
12.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中美两国都需要加强两国的沟通和交流。但是由于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分属于两大社会阵营等原因,中美的交往不能贸然进行,要有所准备和铺垫。所以为了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由材料可知( )
A.中美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国家利益影响国家关系
D.中美实力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变小
13.2021年4—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同联合国秘书长通电话、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 B.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14.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当地时间2021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里“中国的声音”主要指(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联合国理当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然而,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中国的这一合理要求却长期得不到实现。在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在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的支持下,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该材料最能体现( )
A.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漫长之旅
B.中国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的支持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
D.这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17.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截至2021年6月8日,中国已向全球输送3.5亿剂新冠肺炎疫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 )
A.尊重领土主权 B.和平共处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大国担当责任
18.报纸是人们了解时事的重要媒介。1979年1月可能出现在《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的是(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美日关系
B.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C.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D.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推动远东和平态势
20.2021年4—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同联合国秘书长通电话、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 B.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外交特点 内容
20世纪 50年代 奠定外交 局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________”的方针
20世纪 70年代 取得重大 突破 奉行“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 之后 全方位外交 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材料一横线处填上合适内容。举一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并分析其背景。
材料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进行考察,七十年的新中国外交都经历了“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如外交使命的层层推进,外交战略的因时制宜,外交话语权的不断加强;“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对普遍价值的始终捍卫。
——白卫东、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外交“变”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中的“核心原则”有哪些?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外交整体发展的认识
22、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和会,中国收回权利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三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首次表现是什么 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参加了什么会议 “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引起了什么历史事件 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答出三项即可)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与近代中国相比,有何重大变化
23、历史图片是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历史的资料。读下列中国外交活动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抗击外来侵略的哪一次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 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3)图三是中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照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开怀大笑吗
(4)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中国与新中国外交特点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什么
答案
1-5ADAAB 6-10CCAAD 11-15ACCDD 16-20ADDDC
(1)求同存异。举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举例二:中美关系改善。背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举例三:中美正式建交。背景:国内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为工作中心,国家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原因: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变化;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等等。(2分)“核心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国家综合实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外交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等等。
22、(1)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交;中日建交。
(4)从丧权辱国的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
23、(1)战争:鸦片战争;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成就: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原因: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4)不同点:旧中国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平等)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