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唯一的听众(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唯一的听众(西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07 2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唯一的听众
教学目标: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 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
  “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2.词语解释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溢:充满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思考: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
    方式:①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讲述;
       ②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王皮溜二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说说文章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二.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
   1.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变?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儿,之后是为了帮助我,因帮我而改变。)
   2.“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变化的?
   第一段话是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老妇人又讲:“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第二段话是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第三段话是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惟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话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
   3.“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三.开动脑筋想一想
   1.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2.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想像一下老人想帮“我”时和看到“我”成功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3.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4.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内容?
  四.品读评点
    任选一段令你动心、与你情感、生活贴近,易诱发你创想思维的场景片段进行研读,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为下面构想生活故事打基础。
  五.生活故事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经历”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一、揭题引入: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不知道同学们读了几遍,老师也跟你们一样,昨天才接触这篇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
  二、初识大意:
   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故事,待会老师请你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开始吧!
   2、指名说,借助这里的信息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说给同桌听听吧!
  三、细究课文
   1、故事读过了,现在又会说了,还要干什么?
   2、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第二次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划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好好地品味一下。
   3、哪句话感动了你?
   A、“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此时的老妇人她心里正想着——
  她的平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B、“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听着她的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妇人?
  这是我们从人物的语言感受到的,老妇人还有哪些语言能让你品味出点什么?
  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着,带着你的这些体会,运用你的表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分组读
  4、说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老人是多么陶醉啊,你看到了吗?(—)一支优美的曲子在林间流淌着,美妙的音符从她的身旁闪过,它就像太阳,温暖着她,更温暖着也陶醉其中的小伙子。
  四、再读课文
  读文章就是这样,要用心地去读,要能够细细地去品味,请同学们挑选一段有感情地读读吧!
  五、拓展
   1、你能给文章添上一个结尾吗?
   2、交流
   3、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想看看原文是怎样的结尾吗?自由读,配乐齐读
   4、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别的感受吗?
王皮溜二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