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3印度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3印度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5 19:2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印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印度人口增长特点。2.阐述人口的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3.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与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及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2.印度的水旱灾害。
教学难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课本有关插图、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复备栏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西游记当中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播放音乐或者请学生演唱,以唐僧西天取经引入,一起走进印度!一﹑自学质疑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和第二部分:水旱灾害频繁,完成以下问题:1.在我国西南面的邻国中,有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它就是 印度 ,在亚洲的地理分区中它属于 南亚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与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2.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温度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抵御水旱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但是,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依然显得有些不足。(本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熟悉课本的基础内容)二、交流展示1.印度在我国的什么方位,周围有哪些邻国和海洋?答:方位: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面邻国有: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周围的海洋或海湾: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2.印度的地形特点如何?答: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名)中部——恒河平原(平原)南部——德干高原(高原)三、互动探究1.结合课本第36页的文字资料和数据统计资料,分组讨论:哪些原因导致了印度人口的高速增长?(学生合作交流,展示讨论结果。)答:①印度人传统上认为“多子多福”,而且重男轻女,不生儿子誓不罢休。而且,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很不完善,控制生育意识淡薄。②印度的妇女地位低下,嫁女儿要配送巨额的嫁妆,只生女儿的妻子在印度受人歧视。 ③文盲比重大,教育普及不够。④早婚早育现象严重。2.结合课本第36页,活动题第4题讨论:印度的人口包袱对本国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压力?答: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生产量和钢铁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3.读图6.10“亚洲气候分布图”和图7.38“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1)找出印度所处的大致纬度范围:10°N——30°N(2)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什么?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分雨季和旱季。(3)与东南亚地区相比,其降水更加集中在哪几个月份?答:降水集中在6——9月。4.读图7.39和图7.40:(1)说出印度雨季和旱季各集中在哪几个月?并观察雨季和旱季时的盛行风向。答:雨季:6——9月,以西南风为主;旱季10——次年5月,以东北风为主。(2)下面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填入下表中,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风变化的关系。A.来得早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四、精讲点拨1.印度的人口问题: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几十年来,印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印度人口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有很大关系。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偏低,小农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农民相信人多劳力多才能发家致富,这种观念直接刺激了农民的生育愿望。根据印度人口普查的结果,截至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 印度目前还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继续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算,大约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由于印度降水受季风影响分布极为不均,年降水量不稳定,就容易在雨季形成洪涝灾害,而在旱季形成旱灾,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点评合作探究针对学生学习的疑惑点以及重难点精讲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