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 7.4酸碱中和反应 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 7.4酸碱中和反应 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26 06:4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酸碱中和反应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会使用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本节课通过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规律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以及宏观微观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中和反应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通过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能让学生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用好化学的积极情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前面对酸碱指示剂的学习以及对实验的探究练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学习知识基础,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在学和做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和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
  2、认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2、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用好化学的积极情感。
4、教学重难点
1、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分析;
  2、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活动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和演示实验法。
2.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演示:往涂有氢氧化钠的白纸上喷混有盐酸的酚酞溶液,先会出现红色图案,再喷出过量溶液时,则红色图案消失)同学们能帮我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吗?这就要涉及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酸碱中和反应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知道其中的原理以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了。 学生观看,并上台亲自体验 通过白纸上图案的出现及消失,勾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环节二:实验展示 实验:1、经取少量氢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2、向盛有氢氧化钠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现象:1、蓝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2、无明显现象2、向盛有氢氧化钠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现象:1、蓝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2、无明显现象 体验酸和碱的反应,观察现象,交流、讨论、请教疑难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交流和讨论,得出反应现象,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环节三 :问题引导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实验2中并没有明显现象,我们并不知道实验2是否进行了反应,同学们能不能帮我想一个方法,让我能知道它是否进行了反应?可不可以让酸碱指示剂来帮忙?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通过引导,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展示进一步获取学情。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评价、思辨能力,
环节四:温故复习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酚酞遇碱要变红,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不变色。可不可以让酸碱指示剂来帮忙? 结合先前对指示剂的学习,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复习 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复习,温故而知新
环节五: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怎么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并藉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环节六:实验展示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当试管中溶液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现象:NaOH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当最后一滴稀盐酸滴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过程中试管表面温度上升 学生根据讨论出来的方案进行实验,体验酸和碱的反应,观察现象,交流、讨论、请教疑难问 通过展示进一步获取学情。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动手能力,评价、思辨能力。
环节七:分析讲解归纳小结 同学们通过做实验,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实验现象?在滴入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整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注意:整个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师生交流总结谈收获及疑惑。 通过总结反思回顾巩固知识,发现规律,形成系统。
环节八:问题引导 反应后生成了什么物质?现在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深入思考、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刚刚学过的知识可以引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环节九:小组讨论 思考:什么是中和反应?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环节十:归纳小结 酸和碱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叫做酸碱中和反应 学生交流总结谈收获及疑惑。 通过总结反思回顾巩固知识,发现规律,形成系统。
环节十一:练习运用 H2SO4 + NaOH ===HCl + Ca(OH)2 === H2SO4 + Ca(OH)2 ===1、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会消除肿痛?2、在上课前做的喷雾实验原理 学生交流、思考、讨论、练习 这几道练习题涉及基本概念的理解,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迁移,可以让学生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与迁移的能力
环节十二:归纳总结扩展新知 1.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2.中和反应过程中,热量和溶液酸碱性都会发生改变3.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思考、理解,建立并充实认知结构。 为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把握,及时总结归纳并订正完善
七、板书设计   
七、4酸碱中和反应
1、实验:(1)、Cu(OH)2 + 2HCl = CuCl2 + H2O
(2)、NaOH + HCl = NaCl + H2O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