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 11.3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 11.3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26 07: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 学 课题 化学与农业生产 任课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45min
教材分析 本节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利用图表以事实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进而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为化肥的增产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例证。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不合理的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将与化肥并列的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农药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利用“讨论”一方面充分肯定化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 在学科渗透上,生物学上已经对植物的生长做出了系统的讲解,对化学肥料、农药知识也有所渗透;在生活体念上,学生来源于农村,对植物生长与肥料(或化学肥料)、农药的密切关系已经有了很多的直观感受,有着更迫切了解化肥、农药的愿望。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与本课题相关知识、技能、情感,但缺乏对 “化学肥料、农药”以及“化学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科学、系统的认知。通过这节课题的学习,学生应该能较轻松的把两者相结合,既能正确的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运用化学知识指导或改进生产生活。
设计理念 在开始上课时,先播放一则关于“世界粮食危机”的视频,一方面吸引着同学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通过粮食引出化肥这一课题,进而展示一张“化肥用量及单位粮食面积产量”的图表进一步说明化肥的重要性。紧接着介绍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过度施用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再介绍农药的对社会的利弊,最后对本节课小结。本节课不难,主要讲化学对社会的影响,学生学习起来毕竟容易。因此对本节课主要是以图片展示、视频、图表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2.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初步运用查阅资料、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2.能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化学兴趣;2.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4.发展辩证分析、判断问题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2.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生产、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难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肥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阅读整理资料,交流探讨问题,主动积极探究,形成一些观念。学法:交流探讨。学生在交流探讨(如阅读整理资料、辩论、交流等)中,获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同时获得相关体验。
教学准备及手段 常见的化学肥料、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的植物和正常植物的图片、过度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的图片、关于“世界粮食危机”的视频、PPT的制作。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期望的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创设情景新课导入新课讲授 [引入]:播放录像:世界粮食危机[提问]: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粮食非常的紧缺,那么你有什么解决粮食危机的好办法?[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以上两个办法并分析这两个办法的可行性。由于种植面积有限,同时由于政府要大力开发我们的土地,想要大规模的种植粮食不可行,只有采取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那么怎样来提高我们单位面积产量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作物施化肥,为什么化肥有这样的效果呢?今天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化肥相关的知识。[化肥定义]: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展示]:1949-1985年化肥施用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提问与任务]: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肥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内容并进行归纳,按营养元素对化肥进行分类,同时整理出其用途及其他信息。[归纳总结]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化学式主要作用[过渡]: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相信同学们也看到很多关于化肥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不好的报道。那么化肥的使用究竟会造成哪些影响呢?[提问与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总结后我们将举行辩论会:讨论化肥对我们环境、人类的影响。[归纳总结][拓展]:在我们农业中,除了大量使用化肥外,化学农药对农业的高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化肥一样,农药也有利有弊,下面我们还是以辩论会的形式来探讨农药的利弊。 观看录像交流、讨论、思考: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施加化肥能显著的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分类记录。2. 按照名称或化学式辨认化肥的种类。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阅读课本关于农药的知识,思考、交流、归纳出农药的利弊。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以事实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了解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见解;形成对农药比较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 5分钟 25分钟13分钟
[课堂小结]1.化肥的种类2.化肥、农药的利弊。[布置作业] 如果你是一位农民,你要怎样合理的施加化肥和农药? 2分钟
板书设计 化学肥料一、化肥的种类二、化肥的利弊三、农药的利弊
教学反思 《化学肥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本节课是社会紧密联系的一个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息息相关。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从化学组成上理解化肥是不难的,例如,氮肥主要是铵盐和硝酸盐,因为它能提供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N元素。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对化肥及其应用的感性认识,再加上一些媒体对化肥、农药负面作用报道较多,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对化肥、农药存在偏见。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情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较为公正、全面的态度和价值观。
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课堂小结
农药的利弊
过度使用化肥的危害
布置作业
常见化肥种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