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夸张的脸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夸张的脸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25 23: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夸张的脸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变出千变万化的人物脸部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夸张变形的能力。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属于中年级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要求学生能初步认识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从各种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联想,根据材料的特征动脑筋进行各种不同的组合。通过造型游戏的活动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用身边的材料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
2、学会基本的泥塑造型能力,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抓住面部五官特征进行夸张。
难点:学习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张的脸。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板书
(二)欣赏探索
1、漫画欣赏:阿衰、豌豆、赵本山、盒子漫画等孩子喜爱的热门形象。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提问:这是谁?(王刚)照片和漫画像哪个有趣?为什么?哪个部位最夸张?怎么夸张的 (他的脸型夸大了)。这又是谁?(李咏的照片)这个呢?(李咏的漫画像)你喜欢哪张?为什么?哪个部位最夸张?(他的脸型很长,进行了夸张,所以很有趣。)板书“夸张”师结:夸张是漫画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也叫变形)板书“变形”。2、师结:通过欣赏,我们发现,只要对脸的组成部分进行夸张变形,使大得更大,小得更小,圆得更圆,长的更长......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漫画。我们看到了经过夸张的明星漫画,与明星们的照片相比,更有趣味!虽然他们的脸都被夸张了,但经过夸张的脸,并没有显得丑陋或是让我们讨厌,反而因为有趣味更让我们喜爱,印象深刻。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3、动画欣赏:夸张的脸,慢帧演示脸的表情的变化夸张。
4、京剧脸谱欣赏:这是什么呀?京剧脸谱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张,仔细观察一下,这与我们拼贴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样之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脸部线条很多,曲线,弧线,各式各样的线条组成一些块面来装饰脸部。京剧脸谱的色彩大都鲜艳、明快。有了色彩,脸部更加漂亮,可见色彩的作用不可忽略。学生讨论:怎样进行人物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改变色彩的变脸,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变的方法---色彩变。
(三)感受夸张的脸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可是应该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呢?是每个部位都夸张么?对人物进行夸张、变形,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胖的更胖。
2、轻松一下,让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
3、观察教师演示:下面先看老师演示一下,仔细看看这个人是谁?小沈阳(强调:变形夸张)
(四)学生创作
1、自我分析。照镜子: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哪些部位长得很有特征?做怪脸,看看谁的表情最夸张?观察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
2、教师示范如何夸张地画自己的脸。
3、作业要求:用线描方法画自己肖像漫画。重点夸张五官造型。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五)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优秀作业讲评老师总结漫画中运用对五官或表情进行夸张的方法进行的。其实除了漫画,还可以用雕塑的方法表现夸张的脸。
(七)欣赏优秀的雕塑作品在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中,不难发现夸张的影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找一找那些地方运用夸张的方法?东汉的说唱俑。作品夸张了五官的哪一部分?(作品不仅夸张了面部表情,还夸张了动作,把一位正在表演的民间艺人刻画的活灵活现。)《燕山阿福》、《醉歌》和《社火面具》。从以上的作品中,我们看得出,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使作品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