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7 10: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对篮球没有做功的过程是( )
A.运球 B.扣蓝 C.擦板 D.跳投
2.中国某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运动员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
A.600J B.1200J C.1800J D.3400J
3.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4.下列四组数据给出了4个力做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其中功率最大的是( )
A.40J,8s B.80J,8s C.80J,10s D.90J,10s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台机械做功时的W-t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台机械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6.小李将一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离开手后竖直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李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减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7.在抗震数灾中,要空投救灾物资.物资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8.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为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针对该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9.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但力)( )
A.他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他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他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10.如图所示,将铁锁从鼻尖处静止释放,结果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尖,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锁从左边最高处摆到最低处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B.铁锁从最低处摆到右边最高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铁锁从释放到摆回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1.某同学在10s内做了5个“引体向上”,他的质量为60kg,每次上升的高度为40cm该同学做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J,10s内做功的功率为
W.(g取10N/kg)
12.蚂蚁用10N的力拉着树叶,10s内沿拉力方向前进了10cm,则蚂蚁对树叶做功为
J,此时的功率为 W.
13.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N,背着质量为8kg的背包,用时40min登上高为9m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
J,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g取10N/kg)
14.“歼-10”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战机,当发动机以1.2×105N的推力使其以二倍声速(声速为340m/s)飞行时,10s飞行的距离 m,发动机推力的功率是
W.
15.如图所示,一个学生想测自已登楼梯的功率,为此,他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 .
16.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同一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由图可知,圆斑B是球从较 (填“高”或“低”)处下落纸上时形成的,在形成圆斑B时皮球的 能比形成圆斑A时大.
17.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5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
J,这些功可以把一个重力为600N的人匀速举高 m.
18.如图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 、重力势能 (后两空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武汉中心大厦已封顶.其电梯匀速上行时,动能 ,机械能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后返回,在距离地面1m时,返回舱的4台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舱体受到向上的阻力增大,因此再次减速下降,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
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如图所示,将一个单摆小球拉至A点放手后,经最低点B荡至另一侧的C点,若不考虑能量损失,请在图中画出C点所在位置和小球在C点时所受重力示意图.
22.如图所示是一则公益广告:现如今随着入住高楼的人们越来越多,高空抛物的现象也屡屡发生,高空抛物有非常大的危险性,一个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碎行人头骨,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高空落下的鸡蛋能砸伤人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3.(10分)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在爬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的活动。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 、 、 .
(2)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可行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都可以
(3)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20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3000W B.300W C.30W D.3W
24.(12分)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的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子的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 .
(3)比较 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的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填“有关”或“无关”)
(5)小球在下落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全部转化为 能.
五、计算题(15分)
25.为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滋生蔓延,武汉市城管部门在夜间对城区道路集中开展了雾炮车喷洒消毒液作业(如图所示).某型号雾炮车空载时的质量为10t,它配备了一个体积为10m的水箱.为了方便清洗,水箱底部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盖子面积约为100m.(g取10N/g)问:
(1)雾炮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在2.4km的路段上用时20min,则雾炮车的速度是多少?
(2)清毒液喷洒完后空载匀速返回时,若雾炮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在水平路面上行驶2.4km,牵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大?
(3)当水箱中消毒液的深度为1m时,排水孔盖子受到消毒液的压力约为多大?(消毒液的密度为0.8×103kg/m)
参考答案
1.C 2.D 3 .C 4.B 5.A 7.D 8.C 9.C 10.B
11.240 120 12.10-4 10-5
13.720 2.25 14.6800 8.16×107
15.自身质量m 登楼的高度h 登楼时间t
16.高 弹性势 17.1.296×105 216
18.运动状态 不变 增大 19.不变 变大
20.相互 减小 减小
21.如图所示
22.根据鸡蛋从18楼抛下来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可知高度越高,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说明高度越高鸡蛋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从而得出重力势能与抛出的高度有关;鸡蛋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因此鸡蛋下落过程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较多,其破坏力很大.
23.(1)体重计 秒表 刻度尺 (2)D (3)B
24.(1)铅球陷入沙子的深度 (2)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A,C (4)无关 (5)动 内(热)
25.(1)雾炮车的速度:
(2)雾炮车空载时的重力:
G车=m车g=10×103kg×10N/kg=1×105N,
雾炮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F牵=f=0.05G车=0.05×1×105N=5000N,
牵引力所做的功:
W=F牵s=5000N×2.4×103m=1.2×107J.
(3)当水前中消毒液的深度为1m时,排水孔盖子受到清毒液的压力:
F=pS=ρghS=0.8×103kg/m3×10N/kg×1m×100×10-4m2=80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