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21 19:52:2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胡适
早年胡适
1910年赴美留学,1917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任北大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 ,在文史哲方面均有建树,对新文化运动有一定贡献。
书房
父亲胡传
母亲冯顺弟
文章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情?表现出她的什么品性?
1 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2 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3 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责罚我,又为我舔病眼。
责罚严厉,
深爱慈祥。
4 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平静处理,不露怒色。
能忍能让,
善良宽容。
5 受嫂子的气时只是忍着,忍无可忍时,以哭解忧。
宽厚容忍,
仁慈温和。
6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毫不让步,捍卫名誉。
正直刚烈,自尊自强。
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母亲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忍,耐也。”——《广雅》
容忍 坚忍 隐忍 残忍 不忍(不可忍、不再忍、不忍心)……
忍耐 忍心 忍受 忍让 忍痛……
忍辱负重 忍气吞声 忍无可忍 忍辱含垢
“忍,能也。从心,刃声。”
——《说文解字》
“生未能养,病未有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亦未能见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浙江安吉县港口中心学校 邱岚
学习目标:
通过品读细节,感受母亲容忍的温和、隐忍的的痛苦、坚忍的慈爱、忍无可忍的刚气,体味母亲品格的深远影响,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难点:
以学定教,通过品读“忍”字,感受母亲的内心,体味母亲品格的深远影响。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出示)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中的人影。
这是国学大师胡适写的一句诗,他心中那个永远吹不散的人影是——母亲(出示课题《我的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胡适自传中的描写母亲的部分,随着作者来品读这个每个人心中都难以忘怀的身影。
板书题目:我的母亲
二、梳理事件,初识母亲
1、这是一个复杂的大家庭,请你从文中找出母亲的各种身份。(ppt出示)
(恩师、慈母、严父、严师/寡妇、当家的后母、后母、后婆)
2、围绕这些身份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ppt出示)
早起训话
催我上学 对欠债的大哥,从不责骂
关门惩罚 与两个嫂子,容忍相处
责罚说轻薄话 让发牢骚的五叔,当众道歉
舔我病眼
3、归类小结,切入“忍”字
无论是慈还是严都体现了母亲对我的——(ppt出示)爱
而在与家人的相处中,母亲采用最多的是一种什么方式——(ppt出示)忍
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忍”字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困惑。板书:忍
过渡:母亲身份特殊,都说后母难为,你能想象母亲当时的生活环境吗?
三、了解环境,走近母亲
1、你能想象母亲当时的生活环境吗?(请生结合文章介绍)
情况一:“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大哥还“吸鸦片烟、赌博” “到处欠下烟债赌债”。
情况二:嫂子之间“常常闹矛盾”,进出“板着脸,咬着牙,打骂小孩子出气”。
情况三:寡妇,“待人最仁慈,最温柔”的母亲,却还要受到五叔的侮辱。
2、介绍胡适母亲:(ppt出示)
父亲胡传续娶冯氏,冯氏时年17岁。母亲比父亲小30岁。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
父亲前妻的六个儿女,也就是“我”的大哥大姐都已长大,大姐比母亲大7岁,“我”的大哥比她大2岁。
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胡适3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
小结: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不得不“忍”。
过渡:课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母亲与家人相处的一个“忍”字准则,请找一找。
四、品读“忍”字,走进母心
1、(ppt出示)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齐读这句话,品读这句话,突出“事事”,“格外”。板书:容(忍)
2、抓住细节,品读“忍”字
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细节来表现母亲“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学生默读完成,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抓细节品读过程中引导补充3点,深化“忍”意
①扩写一段话(ppt出示)
我母亲只装做没有听到。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后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儿,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品读:装做、实在、从不。
扩写:(想到 ,想到 ,想到 ,)我母亲只装做没有听到。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后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儿 ,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通过扩写品味出母亲内心的纠结、痛苦、隐忍。
②比较课内三次哭(ppt出示)
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对儿子,内心伤心、期盼、勉励,动情之泪,)(板书:慈、严)
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对两个嫂子,内心痛苦、无奈、忍耐,方法之泪)
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对浪人五叔,忍无可忍,绝不再忍的刚气,委屈之泪)
品读,比较异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情感不同。
哭与流泪的比较,体会母亲的坚忍。
补充课外一段哭(ppt出示)
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穈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不敢哭。
③说文解“忍” (ppt出示)
我们还可以用“忍”组哪些词?
容忍 坚忍 隐忍 残忍 不忍(不可忍、不再忍、不忍心)……
忍耐 忍心 忍受 忍让 忍痛……
忍辱负重 忍气吞声 忍无可忍 忍辱含垢……
小结:“忍,耐也。”——《广雅》
但在说文解字中有一种更奇怪的解释:(ppt出示)“忍,能也。从心,刃声。” ——《说文解字》
如何理解说文解字中的这句话?结合课文,你觉得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百忍成金,处理好了心与刀的距离后,才能有所获得,母亲在不断地容忍、忍耐中成为了一个仁慈、温和、刚气的合格的当家后母后婆。
过渡:百忍成金,其实在母亲的心目中唯一的希望是什么?(儿子胡适)希望儿子胡适成金成才。
板书:胡适
五、以心感心,影响深远
1、胡适到底有没有如母亲所愿成才呢?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段。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胡适成才了吗?(ppt出示)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生齐读)
2、作者成就、经历介绍。(ppt出示)
1904年赴上海求学。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驻美国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一生取得35个博士学位(包括名誉博士),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胡适成就卓著,做人方面呢?
(ppt出示)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生齐读)
引导体味“混”,“如果……如果……如果……”
小结:胡适受母亲的熏陶,如入芷兰之室,与之化矣。百忍成金,百忍成兰,成为了像兰一样的谦谦君子。
板书形成“兰”字
3、感恩情怀,怀念终身
胡适自离开母亲到上海求学后,一直未与母亲见面;胡适在美国留学,也只是与母亲书信往来;回国第二年买了房子,相接母亲到北京同住,母亲瞒着病情,不想拖累儿子,没有答应,于当年去世,时年46岁。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终身遗憾,在回家奔丧途中胡适写下了《先母行述》:(ppt出示)“生未能养,病未有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亦未能见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节选)”。
小结:在母亲去逝12年后的一个深夜,年届40的胡适,整理自传,回忆起自己母亲,怀着感激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我的母亲》。感激怀念之情是文章的灵魂。
五、展示体会,感谢母恩
学生体会展示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