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5.3 核力与结合能
问题与思考: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在原子核那样狭小的空间里,是什么力量把带正电的质子紧紧地束缚在一起而不飞散开呢?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核力(强相互作用):能够把核中的各种核子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力叫做核力。
特点:
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不同,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它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即原子核的大小,超过这个界限,这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它是短程力。这样,万有引力、电磁力和强相互作用分别在不同的尺度上发挥了作用。
(1)万有引力:引力主要在宏观和宇宙尺度上“独领风骚”。是引力使行星绕恒星转动,并且联系着星系团,决定了宇宙的现状和未来。
(3)强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内,强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
(2)电磁力: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体与固体。电磁力和万有引力都是“长程力”,即它们可以作用到无限远的距离,当然距离越远,力就越小
(4)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10-18m,作用强度则比电磁力小。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结合能
氦原子核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的,要把它们分开,需要吸收能量。反过来,4个核子结合成氦原子核要放出能量。那么,把核子分开需要的能量与核子结合放出的能量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讨论:
1.结合能:当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能量;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同样的能量。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数,组成原子核的核子数越多,结合能越大。
2.结合能大小的因素:
二、结合能
1.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为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2.注意: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所释放的结合能,它也等于把原子核拆散成每个核子时,外界提供给每个核子的平均能量。
比结合能
结合能
核子数
=
3.意义:它反映了一个原子核稳定程度。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二、结合能
二、结合能
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是不一样的,右图是按照实际测量结果画的图线。可以看出,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最大),这些核最稳定。
4.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图像:
1.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作质量亏损。
三、质量亏损
2.爱因斯坦已经给我们指出了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即:
E=mc2
思考:将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能量减小了,是否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减小的这部分能量以γ光子释放出去。
思考:将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质量减小了,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没有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减小的那部分质量等于γ光子的动质量。
三、质量亏损
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
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由静止质量变成运动质量
D.因为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
BC
6.对于核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是弱相互作用,作用力很小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表现,是强力
C.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0.8×10-15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D.人们对核力的了解很清楚,特别是在小于0.8×10-15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更清楚
BC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