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给我的孩子们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生字词。
3、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学习目标
自学提纲(15分钟)
1、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默读课文:(1)圈划出生字词,结合 上下文思考其意思;(2)本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3、这则序言主要分几个部分?分别写什么内容? 4、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并说明理由?段中两个“憧憬”如何理解?
丰子恺 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抗战爆发后,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集》。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作于1926年圣诞节,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和对儿童率真天性给予高度的肯定,表现出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义重大。1、憧憬
2、龌龊
3、考妣
4、刬袜
5、端相:
6、放怀:
7、真率:(chōng jǐng):向往(理想、美好的境界)。(wò chuò):不干净,脏。(kǎo 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chǎn wà):只穿着袜子着地。
刬,只,光着。正视,细看。纵情,尽情。真诚而坦率。掌握下列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本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作者要抒发的是怎样的心情? 主要写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几件事,表现了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抒发了自己失去童真的悲哀。整体感知划分文章段落,理清作者思路。 从全文来看,以孩子为核心内容,贯穿着孩子与成人间的问题,以对孩子的感情为线索,编织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1-7):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为孩子们终会失去童真而悲哀。 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并说明理由;此段中两个“憧憬”如何理解? “憧憬”、“悲哀”
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两个“憧憬”指的是向往,用在这里写出了作者对孩子身上体现出的可贵品质的向往和害怕它们丢失的悲伤。当堂训练:
1、你有自己的童趣小故事吗?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童趣的?把它拿出来与同学交流。
2、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则,学一学丰子恺,用简单的漫画描画出来吗?
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瞻瞻的车----脚踏车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这样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国外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张图片。要!
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天上的月亮,"要"字后面还要跟上一个坚定的惊叹号。那样明亮有趣的月亮,没有理由不拿在手中把玩把玩,至于上天捉月是坐火箭还是架梯子,这却不在他们思考的范围里。星期日是母亲的烦恼日
母亲是矛盾的。星期日里,孩子们肆无忌惮地打、闹、叫、嚷,她便觉得心烦,便要阻止;但是,若她的孩子们不这样健康活泼地打、闹、叫、嚷,她仍要觉得心烦,并且担心。于是,她半真半假地喝骂,心甘情愿地替他们收拾残局。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小姐弟之间的绝不是交易。不给她打扇,姐姐削好瓜也会分给弟弟,还很可能是大的一半;没有瓜吃,弟弟也会这样认真地用两只手给姐姐打扇,不会有半分勉强。许多的饭店开着,他们为什么不去吃?小妹妹的大疑问给我的孩子们1、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
2、学习从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3、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内涵丰富的句子。学习目标自学提纲(15分钟)1、文中哪些事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3、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态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4、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的?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5、赏析课文中的精美语句。 1、课文写了哪些事来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小猫不肯吃糕了,都要哭的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线装书。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等等。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像力。 2、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6-9段归纳爸爸妈妈抹煞孩子童心的几件事,可以看出大人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如:妈妈破坏阿宝的杰作;我呵斥孩子聪明的学习我裁纸;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等等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3、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态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父亲是一位具有反思意识,又特别富有爱心的人,同时也对成年人丧失童心童趣真心真性情而痛心,为人的不得已的成长感到无奈。 “愧死”,“摧残”,“不安心得很”,“野蛮”,“最不安心” 4、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的? 在作者的眼中,孩子们的表现是“出肝相示”的,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有的只是俗务,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彻底的真实与纯洁”。作者特别写到自己为了谋生而到上海上课,这些都看作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无聊”的事,而孩子们的生活才是真的生活。 5、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是因为想到了孩子们的未来。一想到“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想到“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更想到自己也曾有阿宝这样无拘无束的童年,有过纯真的快乐,眼看着孩子们会和自己一样被俗务缠身,失去自我,不禁悲从中来。看见自己心爱的孩子还不能体会幸福,而幸福时光就要结束,这种伤感是难以克服的。课堂小结
人一旦走出了童年,“真”便从他身上悄然褪去,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诚信缺失,谎言连篇,水货遍地……的现实,这就是一种悲哀,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是一种失去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童真后的深沉的悲哀。生活中不能离开“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愿同学们都能永葆一份儿童的纯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与“真”相伴,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课堂练习1、品析下列句子。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为什么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喜欢;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2、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1、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因为大人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
2、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孩子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真,所以“我”喜欢;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所改变,失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
3、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
世俗生活,社会风气,教育弊端。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学习探究
我们都盼望长大。可是人们常说,长大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旦长大,最大的愿望却是回到童年,因为童言无忌,因为可以做梦。可是有人对儿时却不这样看。读瞿秋白的《儿时》,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种不同的。 儿时(瞿秋白)
生命没有寄托的人,青年时代和“儿时”对他格外宝贵。这种浪漫谛克的回忆其实并不是发见了“儿时”的真正了不得,而是感觉到“中年”以后的衰退。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末,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而“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世界的却很少,他总有一天会觉得疲乏的死亡:他连拿都没有力量了。衰老和无能的悲哀,象铅一样的沉重,压在他的心头,青春是多少短呵! “儿时”的可爱是无知。那时候,件件都是“知”,你每天可以做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每天都在发见什么新的现象,新的真理。现在呢?“什么”都已经知道了,熟悉了,每一个人的脸都已经看厌了。宇宙和社会是那么陈旧,无味,虽则它们其实比“儿时”新鲜得多了。我于是想念“儿时”,祷告“儿时”。 不能够前进的时候,就愿意退后几步,替自己恢复已经走过的前途。请求“无知”回来,给我求知的快乐。可怕呵,这生命的“停止”。 过去的始终过去了,未来的还是未来。究竟感慨些什么──我问自己。???????????? 19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