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文档属性

名称 送东阳马生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21 20: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作者简介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从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生平著作很多,有《宋学士全集》。题 解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 借助注释及手头资料学习积累文言文词语。
2. 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3. 学习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4. 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好学精神与求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现有的优越 条件, 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学习重点:?
1. 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执著的求学精神。
2. 学习文章对比手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与求学态度。展示交流文本翻译及字词强调古今异义走 走送之
古义:
今义:跑行走 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热水食物煮熟后的汁,菜汤趋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义:
今义:快步走趋势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一词多义观

从作青云白鹤观无从致书以观/遍观全书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从乡之先达
当余之从师也。景观阅读像,好像及,比得上向 跟从像精讲点拨情节内容课文结构梳理。 第一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
①幼时抄书之艰
②成年叩问之难
第二段:写从师求学的艰苦情况。
①求师奔走之劳。
②住读生活之苦
③总括:勤且艰概括形象宋濂:
勤奋刻苦、不畏艰难、
坚守信约、尊重师长 、
真诚谦恭、关怀后辈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读书)。成年时整个求学生涯1、幼时抄书之艰
2、成年叩问之难
3、求师奔走之劳
4、住读生活之苦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勤且艰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师生态度 生活情况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对比对比写作特点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主旨)拓展提升1、作者求学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以读书为乐。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积极主动、敢于发问 
4、学习要勤奋刻苦、不畏艰难。
小资料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2、、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态度: 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 评价: 这种关系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平易近人,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巧练达标提升一、根据原文填空(3分)1.最能表现作者勤学苦读,不畏艰难的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二、选择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B
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答: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体会:
现今的不少青少年特别讲究吃穿,穿名牌衣服、戴首饰、玩手机,无心向学。因此,我们应向作者学习: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
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
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
三、简答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