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练(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练(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17:54: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孙权劝学》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权谓蒙及蒋饮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励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孰若孤?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①即更刮目相待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C.①在军中常苦多务 ②必先苦其心志
D.①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益慕圣贤之道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以钱覆其口。
B.①蒙乃始就学 ②乃重修重阳楼
C.①结友而别 ②成礼而去
D.①盖不可及也 ②盖以诱敌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20.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二、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③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⑥宾⑦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⑧仲永环谒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⑩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
(选自《王文公文集》)
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隶:属于。③收:取,团结。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稍:渐渐。⑦宾客:把……当作宾客。⑧扳:通“攀”,牵,引。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忽啼求之
B.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或以钱币乞之
C.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其真无马邪
D.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鲁肃过浔阳 (2)卿今者才略
(3)父异焉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5.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
三、文言文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而已,罢了
B.安阳韩性而异之 异:不同
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复:又
D.冕小儿,恬若不见 若:好像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即更刮目相待 是日更定矣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每至晴初霜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策之不以其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17.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 (4)有人从学者____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9.【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权谓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
(4)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以:____________
11.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4.【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六、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见往事耳 ( )
(3)权从之 ( ) (4)闻城已拔( )
1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但当涉猎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诸将欲作土山 将以攻宋
D.不能甚固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6.翻译下面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
(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七、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同“无”,不足。④懿:美好。
8.下列句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9.【乙】文中给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12.从课文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口口口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策①杀吴郡太守许贡,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仇。策性好猎,数出驱驰,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卒②遇贡客三人,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策创甚,召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③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注】①策:孙策,三国时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权之兄。②卒:突然。③陈:同“阵”,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
9.两文所述事件都发生在_______时期:【甲】文节选自《_______》一书。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解释【乙】文中加点词。
(1)数出驱驰: (2)从骑绝不能及从:
1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要善于辅佐我的弟弟。
B.你们要好好对待我的弟弟。
C.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
D.你们要善于对待我的弟弟。
13.【甲】文中的“口口口口”如今已成为一个成语,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文中的具体阐释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14.阅读两文,孙策、孙权兄弟先后占据江东且广受拥戴,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值得后人借鉴的做法是____ ___、____ ___
九、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⑤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16.《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7.两篇选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十、【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范仲淹读书
郑瑄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①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②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③,得非以相浼为罪乎④?”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选自《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齑:jī,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②公厨室:宫官府厨房。③筯:筷子。④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
1.根据相应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遗以食物 课文勾连记忆法: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
既而悉已败矣 词典查找法:①失败;②毁坏;③消除;④腐烂;⑤凋谢,枯萎…… (2)
日后岂能啖此粥也 成语记忆法:岂有此理 (3)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香远益清
B.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C.卿言多务,孰若孤?/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D.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用两条“/”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
5.对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吕蒙在孙权劝导下发奋学习的故事;乙文写范仲淹甘于清苦潜心学习的故事。
B.吕蒙通过读书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范仲淹沉迷读书,而忘记吃朋友送来的食物。
C.鲁肃和留守之子虽不是主角,但他们都有优秀品质,一个敬才爱才,一个热心善良。
D.甲乙两文使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孙权、吕蒙、范仲淹等人的不同形象。
6.两则选文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十一、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注释】①秦青、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②饯:设酒食送。③衢(qú):大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遂辞归
B.及鲁肃过寻阳       徐公何能及君也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自谓尽之
D.蒙乃始就学        屠乃奔倚下
2.请用“/”给下面的的句子断句。(各句限断一处)
⑴肃遂拜蒙母
⑵未穷秦青之技
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不要浅尝辄止,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吕蒙的学有所成通过鲁肃的惊奇从侧面展现;薛谭的知错能改是通过“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来体现。
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甲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乙文则直叙其事,语言简洁明了。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
十二、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恻(cè):心中悲伤。苟:如果。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名词,言辞) B.卿今者才略(名词,才干)
C.一则羡其不孤(动词,羡慕) D.童子何泣(代词,什么)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
B.【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
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
D.【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十三、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1.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3)见往事耳。( )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蒙乃始就学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不可不学 性质讷而好学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4.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乙]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十四、(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①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②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③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④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说,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选自毕沅《赵普独相凡十年》)
【注释】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帝:指宋太祖赵匡胤。①除:封授。②可:同意。③骤:突然。④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刑 赏 者 天 下 之 刑 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②即更刮目相待 ( )
③裂其奏投诸地 ( ) ④帝大说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帝素嫌其人,不与。
4.根据【乙】文内容回答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十五、古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顾欢勤学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八岁,诵《孝经》、《诗》和《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诵书,夜则然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孰若孤(若: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以: )
③见而异之(异: ) ④见赋乃止(乃: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及长,笃志好学。
12.【甲】【乙】两文都写到学习,请简要概括两个人物的学习经历,以及各带给你什么启示?
十六、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1—11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dài):等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B.患记问不若人/卿言多务,孰若孤
C.或在马上/或王命急宣
D.其所精诵/咏其文,思其义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3.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4.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D.甲文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乙文告诉我们读书要舍得费时用力。
答案
《孙权劝学》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权谓蒙及蒋饮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励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孰若孤?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①即更刮目相待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C.①在军中常苦多务 ②必先苦其心志
D.①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益慕圣贤之道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以钱覆其口。
B.①蒙乃始就学 ②乃重修重阳楼
C.①结友而别 ②成礼而去
D.①盖不可及也 ②盖以诱敌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20.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答案】
17.A
18.D
19.(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或历史)罢了。
(2)学习必然会有收获,难道不应该去学习吗?
20.示例:我选择孙权。因为他喜欢读书并涉猎广泛;善于激励表扬他人读书;能够有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和读书方法。
我选择吕蒙。因为他虚心听取他人读书建议,积极付诸行动;读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识渊博,能够学以致用。
我选择蒋钦。因为他虚心听取他人读书建议,积极付诸行动。
译文:乙:当初,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现在都当权管事了,应当通过学习来增加知识提高自己!”吕蒙说:“在军中常苦恼于事务很多,恐怕不允许再(有时间)来读书。”孙权说:“我难道 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有我事务多呢 我少年时读过《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有《易》没读过。到统领军国大事以来,又熟读《三史》和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像你们两个人,天分好,悟性高,学习必然会有收获,难道不去学习吗 应该赶快去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光武帝刘秀在带兵打仗的时候,手里从来没离过书。曹操也说自己到老了都很喜欢学习。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自己勉励自己呢?”吕蒙于是开始学习,意志坚定不知疲倦,他所看读过的书和发出的见解,大学者都比不上。后来鲁肃代理周瑜的事务,(路过寻阳时)会见吕蒙,鲁肃和他议论(国家大事),常常还会辩论不过。鲁肃(亲切地)抚摩着他的背说说:“我以为兄弟你只有打仗的才能罢了,像你现在的这样,学识渊博,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和读书人分开三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兄长现在的说法,称得上是穰侯魏娼这样的人物吗?”孙权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习的,像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
二、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③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⑥宾⑦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⑧仲永环谒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⑩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
(选自《王文公文集》)
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隶:属于。③收:取,团结。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稍:渐渐。⑦宾客:把……当作宾客。⑧扳:通“攀”,牵,引。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忽啼求之
B.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或以钱币乞之
C.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其真无马邪
D.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鲁肃过浔阳 (2)卿今者才略
(3)父异焉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5.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
【答案】
11.D
12.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13.示例:到,等到;才干和谋略;对……感到诧异;完成
14.示例:①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②让(他)写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35.示例:吕蒙后天认真学习,才略进步惊人;仲永聪明过人,却因”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可见不论先天的禀赋如何,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现在学习,如果不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预习,再聪明的人也很难得到好成绩。我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勤奋地学习,必能出成果。
译文:【乙】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用钱来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写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三、文言文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而已,罢了
B.安阳韩性而异之 异:不同
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复:又
D.冕小儿,恬若不见 若:好像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即更刮目相待 是日更定矣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每至晴初霜旦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策之不以其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发奋读书。
【答案】
10.B
11.B
12.①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②儿子读书像这样入迷,为什么不由着他呢?
13.D
参考译文:乙文:王冕是诸暨县的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此感到很诧异,将他收作学生,王冕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通的儒生。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17.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 (4)有人从学者____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9.【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
17.推辞 等到 重新 跟随,跟从
18.(1)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啊!
(2)读书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
19.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 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参考译文:【乙】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权谓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
(4)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以:____________
11.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4.【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答案】
10.对……说,告诉 研究 重新  因为
11.D
12.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 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13. 结友 有恒和生活勤朴
14.[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参考译文:乙:我最近军务事情纷繁紧迫,吃睡不安。我们家本是知书达礼名门贵室,勤奋和朴实是我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心又是勤劳朴实的根源。我虽然在军队中,还天天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红笔圈批,每天必定了结这些功课为自己定下的好习惯。偶然遇到事情繁忙,虽然第二天补充书写补看,也不高兴,所以一定要忙里偷闲而为之。但是这种方法还是下策,所以一定要早起些,当时就是这样认为的。决不肯今天耽搁,对有第二天可以朴实;也不肯把明天有事,今天准备。这样的几年,不曾间断,也没有任何痛苦。
六、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见往事耳 ( )
(3)权从之 ( ) (4)闻城已拔( )
1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但当涉猎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诸将欲作土山 将以攻宋
D.不能甚固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6.翻译下面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
(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对……说 了解 听从 听说
15.B
16.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敌人城防已经修好,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取(皖城)。
17.甲文:①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②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①吕蒙推荐的甘宁身先士卒,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善荐人才; ②“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印证了吕蒙“外援必至”、“不移时可拔”的论断,侧面衬托出他的战略眼光,料事如神。③孙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过人。
【参考译文】【乙】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和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甘宁手持白色熟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不久,张辽率兵赶到夹石,听说皖城失守,便领兵撤退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回兵驻守寻阳。
七、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同“无”,不足。④懿:美好。
8.下列句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9.【乙】文中给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12.从课文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答案】
8.D
9.B
10.A
11.(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托。 
(2)(这)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12.鲁肃对吕蒙的夸奖(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译文:
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口口口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初,策①杀吴郡太守许贡,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仇。策性好猎,数出驱驰,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卒②遇贡客三人,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策创甚,召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③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注】①策:孙策,三国时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权之兄。②卒:突然。③陈:同“阵”,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
9.两文所述事件都发生在_______时期:【甲】文节选自《_______》一书。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解释【乙】文中加点词。
(1)数出驱驰: (2)从骑绝不能及从:
1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要善于辅佐我的弟弟。
B.你们要好好对待我的弟弟。
C.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
D.你们要善于对待我的弟弟。
13.【甲】文中的“口口口口”如今已成为一个成语,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文中的具体阐释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14.阅读两文,孙策、孙权兄弟先后占据江东且广受拥戴,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值得后人借鉴的做法是____ ___、____ ___
【答案】
9.三国 《资治通鉴》
10.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1.(1)驱驰:策马快奔。(2)从:跟从,跟随。
12.C
13.刮目相待/刮目相看鲁肃对吕蒙的才略感到非常惊讶,称赞他进步神速。
14. 身先士卒 举贤任能 坚持读书学习 善于引导下属
参考译文:

当初,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家奴和门客藏在民间,打算为许贡报仇。孙策性喜打猎,经常在外追赶野兽,他骑的一匹骏马速度极快,卫士们的马根本追不上。孙策乘马驱驰时,突然遇到许贡的三个门客,他们用箭射中孙策面颊,后面的卫士骑马随即将门客全部刺杀。孙策受伤很重,召唤张昭等人,对他们说:“中原正在大乱,以吴、越的人力,据守三江险要,足以坐观成败。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把孙权叫来,把印绶给孙权佩上,对孙权说:“率领江东的人马,决战于疆场,与天下英雄相争,你不如我;遴选贤才,任用能臣,使他们各尽忠心,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九、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⑤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16.《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7.两篇选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案】
15.(1)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2)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呢?
16.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
17.[甲]文中的劝学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乙]文中的劝学方式是委婉的。
参考译文:(乙)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任陕州知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张咏将要离开,寇准亲自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
十、【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范仲淹读书
郑瑄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①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②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③,得非以相浼为罪乎④?”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选自《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齑:jī,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②公厨室:宫官府厨房。③筯:筷子。④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
1.根据相应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遗以食物 课文勾连记忆法: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
既而悉已败矣 词典查找法:①失败;②毁坏;③消除;④腐烂;⑤凋谢,枯萎…… (2)
日后岂能啖此粥也 成语记忆法:岂有此理 (3)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香远益清
B.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C.卿言多务,孰若孤?/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D.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用两条“/”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
5.对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吕蒙在孙权劝导下发奋学习的故事;乙文写范仲淹甘于清苦潜心学习的故事。
B.吕蒙通过读书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范仲淹沉迷读书,而忘记吃朋友送来的食物。
C.鲁肃和留守之子虽不是主角,但他们都有优秀品质,一个敬才爱才,一个热心善良。
D.甲乙两文使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孙权、吕蒙、范仲淹等人的不同形象。
6.两则选文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1)给予(2)腐烂(3)怎么
2.C
3.(1)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或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读书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用新眼光来看待。
4.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
5.B
6.示例:【甲】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多读书常读书,人才会发生变化;(或者是学习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满足于现状,要虚心学习,不为偷懒找借口。)
【乙】中我学到了学习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住贫苦,自己要有意识地磨练自己;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参考译文:
《昨非庵日纂》节选
范仲淹在南都学舍读书时,煮粟米二升,作成浓粥一锅,经过一宿就凝结了;用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切断数十茎葱蒜来把它当饭吃。南都留守有个儿子也在南都学舍学习,回去告诉他父亲,他父亲便把公家厨房里的美好食物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放在那里不理会,后来那些食物全都坏掉了。
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您清苦,送来一些食物,可是您都不下筷子,是不是要把它牵扯成为一项罪状呢?”范仲淹抱歉说:“我不是不感谢你父亲的厚意,而是食粥习惯很久了,一下子突然享受这么丰盛的肴馔,以后还哪能吃这种冷粥呢!”
十一、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注释】①秦青、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②饯:设酒食送。③衢(qú):大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遂辞归
B.及鲁肃过寻阳       徐公何能及君也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自谓尽之
D.蒙乃始就学        屠乃奔倚下
2.请用“/”给下面的的句子断句。(各句限断一处)
⑴肃遂拜蒙母
⑵未穷秦青之技
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不要浅尝辄止,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吕蒙的学有所成通过鲁肃的惊奇从侧面展现;薛谭的知错能改是通过“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来体现。
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甲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乙文则直叙其事,语言简洁明了。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5.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
【答案】
1.D
2.①肃/遂拜蒙母
②未穷/秦青之技
3.C
4.(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返回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5.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用演奏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乙文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十二、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恻(cè):心中悲伤。苟:如果。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名词,言辞) B.卿今者才略(名词,才干)
C.一则羡其不孤(动词,羡慕) D.童子何泣(代词,什么)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
B.【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
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
D.【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答案】
1.A
2.A
3.D
4.①有志之人分别几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②你如立志(学习),我(免费地)愿意教你,不祈求钱财。
译文:【乙】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论语》。
十三、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1.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3)见往事耳。( )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蒙乃始就学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不可不学 性质讷而好学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4.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乙]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粗略地阅读 古时王侯的自称 了解 显现
2.D
3.(1)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阿蒙了。
(2)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他
4.示例: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参考译文: [乙]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爱学习。有想跟着董遇学习的人,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个上百遍。”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十四、(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①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②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③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④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说,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选自毕沅《赵普独相凡十年》)
【注释】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帝:指宋太祖赵匡胤。①除:封授。②可:同意。③骤:突然。④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刑 赏 者 天 下 之 刑 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②即更刮目相待 ( )
③裂其奏投诸地 ( ) ④帝大说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帝素嫌其人,不与。
4.根据【乙】文内容回答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
1.刑赏者/天下之刑赏
2.难道,哪里 擦拭 撕裂,撕开 同“悦”,高兴
3.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
②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
4.①劝说皇帝要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意对即可)
5.甲文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评价、结友的言行,来侧面表现吕蒙学习的进步;乙文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赵普自身的言行,来表现赵普关心天下、执着坚定和随机应变。
译文:(乙)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处事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曾经想要授予某人担任某个官职,皇帝不任用;第二天,又上奏此事,(帝)仍然不任用;第三天,还是上奏此事。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之于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又像以前一样上奏。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以胜任本职工作著称。又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 ”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喜爱或讨厌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一天,(皇帝)举行盛宴,一场大雨突然袭来,很久未停。皇帝的怒气表露在脸上,左右大臣都十分震惊害怕,赵普于是对皇帝说:“皇宫外面的老百姓正渴盼雨水,这场大雨对您的盛宴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沾湿幕帐和乐工的衣饰罢了。百姓盼到了雨水,个个喜笑颜开,奏乐庆祝。正处在这个欢乐的时刻,我等请求乐官(就)在雨中献技。”皇帝非常高兴,直到宴会结束。赵普随机应变,能像这样使皇帝回心转意。
十五、古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顾欢勤学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八岁,诵《孝经》、《诗》和《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诵书,夜则然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孰若孤(若: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以: )
③见而异之(异: ) ④见赋乃止(乃: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及长,笃志好学。
12.【甲】【乙】两文都写到学习,请简要概括两个人物的学习经历,以及各带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
10.①若:比得上②以:用③异:感到惊异。④乃:才
11.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12.【甲】文中吕蒙原不喜欢学习,但在孙权规劝后勤奋学习,增长了自己的学识,还得到东吴名将鲁肃的赞赏。启示:不管生活多忙,我们都要抽时间学习,才可能与时俱进(或让我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乙】文中顾欢从小就喜欢并勤奋学习,初展天资就得到当时名人的赞赏。启示: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天资。
译文:乙: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顾欢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顾欢作了一篇《黄雀赋》就回去了,麻雀把田里的粮食吃了一大半,父亲很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见《黄雀赋》就没有打他。乡里有学堂,顾欢家中贫困不能上学,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没有遗漏掉的。八岁时,可以背诵《孝经》、《诗经》、《论语》。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诧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交朋友 ,到了孙宪之处,和他们一起接受教育。
十六、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1—11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dài):等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B.患记问不若人/卿言多务,孰若孤
C.或在马上/或王命急宣
D.其所精诵/咏其文,思其义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3.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4.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D.甲文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乙文告诉我们读书要舍得费时用力。
【答案】
1.B
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帐刻苦读书,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
3.①句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②句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4.B
【参考译文】【乙】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