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安徽省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5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安徽省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5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4-21 20:5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选修3-4)
体系构建
考向分析
新课标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是在选做题部分。振动和波部分主要考查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以及波的传播规律等,安徽主要考查折射定律、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临界角等,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热点例析
热点一 简谐运动与波动图象的考查
【例1】(2012·济南三月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Δx=6.0 m,波长大于10.0 m,求这列波的波速。
规律点拨简谐波是由波源质点做简谐运动带动后来质点运动形成的,故波的周期(频率)与构成机械波的质点振动周期完全相同。由图象获得周期T,另外由图象还能得到A、B两点振动时差,考虑到周期性应为T或推得距离相差λ,再由波动公式求解。
举一反三1(2012·福建理综)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A.沿x轴负方向,60 m/s B.沿x轴正方向,60 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 m/s
热点二 简谐波的多解考查
【例2】(2012·山东菏泽学院附中五月冲刺)一列简谐横波,如图中的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 s时的波形图象。
(1)假定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2)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假定波速是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规律点拨此类问题把握两点:
①波的双向性
②波的周期性
如上例中,向右或向左传播时
时间上Δt=T或Δt=T
距离上Δx=λ或Δx=λ
在向右或向左传播时各有特定的周期和波速,进而可以确定传播方向。
举一反三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A.5 m/s B.3 m/s
C.4 m/s D.5 m/s
热点三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例3】(2012·哈师大附中,东北大学附中二模)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 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距离为D=(+1)m,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
(1)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
(2)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
规律总结充分把握临界角C及sin C=的关系作出一条光线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列方程求解。不同色光的排列由sin C=结合红光到紫光频率增大来确定。
举一反三3(2012·河南开封二模)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折射率为,∠B=30°,一束单色光垂直于AC面射向棱镜,入射点为O,求出光射出棱镜时的折射角。(不考虑BC面对光线的反射)
误区警示
1.振动与波不能结合分析问题。
【易错题例】(2012·上海徐汇模拟)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的部分波形图。若该波波速v=40 m/s,在t=0时刻刚好传播到x=13 m处,则t=0.45 s时(  )。
A.该波x=9 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0
B.该波x=11 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 cm
C.该波刚好传播到x=18 m处
D.该波刚好传播到x=31 m处
答案:D
解析:由题图知T===0.20 s,当t=0.45 s时x=9 m处质点从t=0时的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经过了2个周期到达波谷,故其位置为x=-5 cm处;同理x=11 m处的质点在t=0.45 s时处在其平衡位置x=0处,故A、B错;经0.45 s波向前传播了Δx=vt=40 m/s×0.45 s=17 m,故C错,D对。
错因分析:机械波的产生是由波源的质点振动带动后一质点振动,这样依次带动形成并传播了波,故在x=9 m或x=11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是由靠近波源一侧波形传播带动的,两者并非独立。
2.不能正确把握全反射条件导致作图失误。
【易错题例】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光屏PQ置于直径的右端并与直径垂直,一复色光与竖直方向成α=30°角射入玻璃砖的圆心,由于色光中含有两种单色光,故在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斑,玻璃对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求:
(1)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2)为使光屏上的光斑消失,复色光的入射角至少为多少?
答案:(1)R (2)45°
解析:(1)作出光路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有:n1=,n2=
代入数据得:=
解得:β1=45°,β2=60°
故AB=PB-PA=Rtan 45°-Rtan 30°=R。
(2)当两种色光在界面处均发生全反射时光屏上的光斑消失,且玻璃对其折射率为n2的色光先发生全反射,故sin C==,即入射角α=C=45°。
错因分析:在作光路图时没有注意全反射条件,即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和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找不到边界光线而无法进一步列式计算。
1.(2012·四川德阳二诊)如图所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8.0 m/s,从此时起,图中的质点P比质点Q先经过平衡位置。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
B.这列波的周期是0.2 s
C.t=1.0 s时P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方向
D.P、Q两质点的速度始终等大反向
2.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1=2.0 m和x2=12.0 m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知,关于简谐波的波长和波速有如下一些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波长可能等于10.0 m B.波长可能等于4.0 m
C.波速可能等于1.0 m/s D.波速可能等于2.5 m/s
3.(2012·安徽理综)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为10m/s,则t=0.1 s时正确的波形应是图2中的(  )。
图1
图2
4.(2012·山东理综)(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P、Q分别位于x=2 m、x=4 m处。从t=0时刻开始计时,当t=15 s时质点Q刚好第4次到达波峰。
①求波速。
②写出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不要求推导过程)。
(2)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来自B点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
②球心O到BN的距离。
参考答案
精要例析·聚焦热点
热点例析
【例1】答案:60 m/s
解析:由Δx=λ,λ>10 m,
解得λ=24 m
由振动图象知波动周期T=0.4 s
波速v==60 m/s。
【举一反三1】A 解析:根据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排除选项B、D;根据图甲可知波长λ=24 m,根据图乙可知周期T=(0.55-0.15) s=0.40 s,则波速v== m/s=60 m/s,选项A对、C错。
【例2】答案:(1)(4n+3) m (2)0.8 s (3)向左
解析:由题图知λ=4 m。
(1)假定波向左传播
Δx=λ(n=0、1、2……)
=(4n+3) m
(2)假定波向右传播
Δt=T(n=0、1、2……)
得=即
T= 当n=0时有最大T
故Tmax==4Δt=0.8 s
(3)若波向右传播
Δx=(4n+1) m(n=0、1、2……)
v右== m/s
若波向左传播
Δx=(4n+3) m(n=0、1、2……)
v左=m/s
将v=35 m/s分别代入v右、v左得n为正整数者为正确方向
向右传播时35=得n=(舍去)
向左传播时35=得n=1
故波向左传播。
【举一反三2】B 解析:因T>0.02 s,所以在0.02 s内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8 cm,若波向右传播,s=0.02 m,波速v==1 m/s;若波向左传播,s=0.06 m,波速v==3 m/s,故B正确。
【例3】答案:(1)1 m (2)紫色
解析:(1)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上的点E,E点到亮区中心G的距离r就是所求最大半径。设紫光临界角为C,由全反射的知识:sin C=
由几何知识可知:AB=Rsin C=
OB=Rcos C=R
BF=ABtan C=
GF=D-(OB+BF)=D-
=
所以有:rm=GE=·AB=D·-nR=1 m
(2)紫色。
【举一反三3】答案:r=45°
解析:光在棱镜中光路如图。由图可知,α=60°。
设光在棱镜中全反射临界角为C,
则有sin C=1/n,n=,解得C=45°。
α=60°>C,所以不会有光从AB界面射出。
i=180°-120°-30°=30°。
由折射定律n=sin r/sin i得:sin r=nsin i=/2
所以r=45°。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
1.C 解析:根据题图中的质点P比质点Q先经过平衡位置,这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选项A错误;这列波的波长是4.0 m,周期是T=λ/v=0.5 s;选项B错误;t=1.0 s时P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方向,选项C正确;P、Q两质点的速度不是始终等大反向,选项D错误。
2.BC 解析:周期等于4 s,两质点之间距离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由(2n+1)=10解得λ=20/(2n+1) m,波长不可能等于10.0 m,可能等于4.0 m,选项A错误,B正确;波速v=λ/T=5/(2n+1) m/s,波速可能等于1.0 m/s,波速不可能等于2.5 m/s,选项C正确,D错误。
3.C 解析:由波形图知波长为4.0 m,波长除以波速得周期为0.4 s,所以0.1 s是四分之一周期,则用质点振动法结合波形图中上下坡法判断0.1 s时的波形图应为C。
4.答案:(1)①1 m/s ②y=0.2sin(0.5πt) m
(2)① ②R/3
解析:(1)①设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波长为λ,周期为T,由图象知λ=4 m。由题意知
t=3T+T①
v=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v=1 m/s③
②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0.2sin (0.5πt) m④
(2)①设光线BM在M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几何知识可知i=30°,r=60°,根据折射定律得
n=⑤
代入数据得
n=⑥
②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则∠BNO为临界角C
sin C=⑦
设球心到BN的距离为d,由几何知识可知
d=Rsin C⑧
联立⑥⑦⑧式得
d=R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