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四年级下册5.18.《铁生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四年级下册5.18.《铁生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25 23:5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铁生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时,构成铁的物质发生了改变,生成一种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2.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持续观察并做好记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铁生锈的成因,利用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器材准备】
电路检测器、电池、锤子、磁铁、铁片、铁锈、同样大小的试管(每组5个)、镊子、水。
铁钉、食盐、醋、生锈的铁锅、铁栅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生锈的铁丝、铁栅栏、铁钉等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和新的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锈了,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铁生锈的秘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铁生锈》。
板书课题:铁生锈。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铁锈,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
铁和铁锈,提问:铁锈与铁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交流,得出观察铁锈的方法:用眼睛观察、用手摸、小锤敲击、导电测试、磁铁吸引等方法。
铁和铁锈观察记录表,根据表格了解所要观察的内容。请各小组分工合作,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并把发现记录在表格中。
铁和铁锈观察记录表
物质 颜色 光泽 表面光滑度 空隙 敲击 导电 能否被磁铁吸引

铁锈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按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 师生总结铁和铁锈的不同之处。
铁和铁锈观察记录表
物质 颜色 光泽 表面光滑度 空隙 敲击 导电 能否被磁铁吸引
铁 银白色 有 光滑 无 较韧 能导电 能被吸引
铁锈 红棕色 无 粗糙 有 较脆 不能导电 不能吸引
6. 师生总结:根据铁和铁锈观察记录表,明确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铁生锈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板书:生成新物质
活动二: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1.猜测铁生锈的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对铁生锈的因素提出假设。
河边的铁栏杆生锈。
(1)学生猜测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
(2)学生猜测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3)学生猜测铁生锈可能与水和空气有关。
(4)学生猜测还可能与雨水、盐水……
那铁生锈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确定研究因素
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很多,本节课我们选择在课堂上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你们认为选择哪几个因素比较好。(水、空气)
3.板书:水、空气
4. 实验设计注意的几个问题。
铁钉生锈完全跟水有关,还是完全跟空气有关,还是两者都有关系?现在请大家以这两种条件为假设,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实验方案。
7. 师生交流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试管贴上标签容易区分。
(2)要用镊子夹取铁钉。
(3)铁钉慢慢放入试管,试管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8.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9. 记录单一,引导学生每天观察,持续一周时间,做好记录。
10.铁在什么环境下生锈更快呢?学生交流。
11. 设计“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的实验。
1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3. 记录单二,引导学生每天观察,持续一周时间,做好记录。
14. 一周后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15. 师生总结。
三、拓展活动
1. 生锈的铜质门把手。让学生知道铜也容易生锈。
2. 生活当中你还见过哪些金属能生锈?引导学生科学观察或调查更多能生锈的金属。
板书设计
17.铁生锈

铁 铁锈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