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06: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主备人 乌兰图雅 审核人 使用人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游记的方法。(重点) 了解按游览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 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体会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起来写景物的手法。(难点)
教 学 过 程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上节课所学生字生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说一说游览顺序) (二)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1.品赏路上的见闻。 (1)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2.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特之处。 (3)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清楚的。 (4)读了第5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孔隙的特点-窄、矮 作者的感受-好奇、险 (5)用好奇的心情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形。 (6)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险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内洞的特点-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观看有外洞内洞的视频。 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双龙洞?(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自己练,再组内练说。 师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双龙洞景观的奇特,尤其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观。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顺序,介绍景物抓特点的学习方法。 5、作业: (1)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跟同学分享。 (2)阅读叶圣陶爷爷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3)写一遍《游览记》 1、学生认读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通过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自由读第4自然段,找外洞的特点。 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找出孔隙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受。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作者的好奇的心情。 自主学习第6自然段。找出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受。 1、检查并巩固字词。 2、通过回答“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问题有效衔新课内容。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逐段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并进一步理清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启发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和游览顺序的变化写作的写作方法,为课后的写作作业“游记”打好基础。 1、通过观看视频,让学上感官上进一步了解外洞和内洞的奇特的景观,从而进一步了解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方法。 2、通过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览顺序:沿途-外洞-孔隙-内洞 外洞-宽大 孔隙-窄小 内洞-奇特 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