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6 07:4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能在问题的引导下利用相关地图说出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能利用相关地图和文字材料说出古代和现代城市分布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能利用相关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得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1.概念:
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发展
公路
铁路
水运
航空
管道运输
水 运
手提肩扛
牲畜驮运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2.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
结合以下生活实例,分析这些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河运与海运)、
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区别
(1)铁路运输
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对象: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等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地位: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案例1
上海宝钢最近从山西购买5000吨煤炭,需要从太原运到上海,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2)公路运输
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地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对象:中短途运输、小批量货物
案例2
学校超市购买一批学习用品,需要从昆明市区运往临翔区,你认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3)水运
地位: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 成本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对象: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品等
案例3
日本最近从中东购买10万吨原油,
需要从中东运到日本,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4)航空运输
地位: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对象:急需,量小,贵重的货物,如急救药品等
案例4
广州的一位特殊病患者急需输入一种特别血型的血,而该市血库中暂时没有,经联系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找到该血型的血。你认为此时宜选用最佳的运输工具是什么?
(5)管道运输
地位: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占地少
缺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对象:液体和气体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案例5
新疆的天然气输往上海,你认为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运距

航空
铁路
水运
运量


航空
铁路
水运
运费


铁路
水运
公路

交通运输方式优缺点的一般选择方法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特点)
高速度——缩短时间,增加运营能力
网络化——线、点交织成交通网
全方位——全面、完整的交通网
活动探究
截至2017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470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3.6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12.7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2.5万千米。读图4-3,试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双击图片可放大
活动:我国东西部交通差异
截至 2017 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 470 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 13.6 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 12.7 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 2.5 万千米。
读图 4-3,试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我国 2016 年市辖区 300 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地区 密度 长度 原因
东部 交通网密集 规模大,长度长 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地形平坦
西部 交通线稀疏 规模小,长度短 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
生 活 小 提 示
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分为多种类型,G 代表高铁列车,Z 代表直达特快列车,D 代表动车组列车,K 代表快速列车,L 代表临时加开列车,Y 代表旅游列车。结合下表,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
小结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运输方式及其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运量,还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交通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
Part Two
2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
除水运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
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铁路枢纽:
(石家庄、株洲、怀化、郑州、蚌埠、宝鸡等)
火车拉来的城市
注意: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扬州的兴衰)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
沿河设城的优势
供水、运输、军事(古代)
(一)、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重庆、宜宾、武汉——干支流交汇
广州、上海、杭州——河口
赣州——通航起止点
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联。
巴黎-塞纳河
伦敦-泰晤士河
维也纳-多瑙河
布达佩斯-多瑙河
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例如,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陆路交通与城市
条条大路通罗马
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欧洲城市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石家庄到国际庄
石家庄,一个乡野小村被隆隆的车轮托起,并最终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
探究87页
案例中反映了扬州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Ⅰ、京杭大运河开通——极度繁荣;
Ⅱ、大运河淤塞,社会经济环境变迁——扬州发展停滞;
Ⅲ、京杭运河疏浚,高速铁路修建,——扬州焕发青春。
结论:交通运输的变化影响扬州的兴衰
运河 PK 铁路--影响城市兴衰
【P87活动】扬州的变迁
交通运输的变化引起城镇的繁荣与衰落。
Ⅰ、京杭大运河开通——极度繁荣;
Ⅱ、大运河淤塞,社会经济环境变迁——扬州发展停滞;
Ⅲ、京杭运河疏浚,高速铁路修建,——扬州焕发青春。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区位
优势变化
经济发展
水平提高
运输需
求增加
交通投
资增多
交通可达性提高运输费用降低
城市体系优化
相关产业发展
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形成经济带
四种经济带
经济 带类型
沿海型经济带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如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路型经济带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陇海—兰新经济带
沿河型经济带
是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复合型经济带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
2
4
3
案例分析:陇海—兰新经济带
活动探究
1.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内容。
0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要素流动
要素: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
影响: 对要素——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对时效——交通月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
缩短时空距离
便捷的交通,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加工业、出口创汇农业等,迅速提高经济发展 水平。
一些偏远的边境聚落,依托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
1.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支持条件是什么?
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2.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
便捷的交通、近木材原料产地、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国家政策等。
凭祥,县级市,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是我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最大和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凭祥以进口东南亚木材及生产木制家具闻名。
思考
拉动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全国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西气东输、村村通等重大交通运输工程,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村村通
西气东输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示意
推动“一带一路”,加强区域间联系。
内涵:“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用:沿线各国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优先建设领域:交通运输线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意义:①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②加强与沿线各国互利合作。
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