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下: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下: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22 08: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08共和国钢铁长城“两弹一星”倚天神剑显国威1949年4月,海军成立(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11月,空军成立
1966年7月,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成立(主要任务:战略核反击)
“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标志中国掌握了核技术)
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前列)
1.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惊世两弹,冲天一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是
A.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D.载人航天飞船邀游太空3.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
主要原因是
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4.某同学准备撰写“中国跨人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标志”的主题小论文.他选用的史实应该是
A.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B.远程火箭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
D.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5.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1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6.近年来,我国在航天科技等领域捷报频传,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使我国
A.成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B.毋须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竞争
C.增强了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D.成为了发达国家 8.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的任务是
A.打击空中目标 B.战略核反击任务
C.打击地面任务 D.打击海上目标7.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建立的部队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C.第二炮兵部队 D.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9.构成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三部分是
A.原子弹、导弹和氢弹
B.远程导弹、中程导弹和近程导弹
C.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部队、空军战略轰炸部队
D.第一个炮兵、第二炮兵、第三炮兵10.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
A.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B.中国成为核大国
C.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世界上最先进的部队
D.人民军队拥有核威慑力,可以随时进行核力量进攻1.A 2.C 3.B 4.C 5.A
6.C 7.A 8.B 9.C 10.A回顾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两大成就是什么?回顾2: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三大成就?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重返联合国思考:1、为什么用“重返”?不用加入?
2、在“重返”路上新中国遇到什么困难?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会场1971年11月1日,纽约当五星红旗飘荡在纽约上空时,你有何感想?2006年7月25日,以色列空军袭击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希亚姆观察哨所,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杜照宇也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第8名中国军人。
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视察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并为维和部队题词:“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
2007年9月17日,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官员赵京民正式就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部队指挥官,成为首位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高级指挥官的中国军人。
2007年11月,中国派出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这是联合国第一支进驻该地区的维和部队。 一、重返联合国思考:
1、为什么用“重返”?不用加入?
2、在“重返”路上新中国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应对?
3、重返联合国有何重大意义?
4、中国为什么能重返联合国?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采取遏制、
孤立和反对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材料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 一切走狗
———毛泽东
材料三: 1950-1953年 中国抗美援朝
1961-1969年 中国抗美援越
根据材料说说新中国成立初,中美关系如何?材料四: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 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五:(中国)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
——邓小平根据材料思考:两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有什么相同看法?二、“小球转动大球”1、小球是指什么?大球又是指什么?
2、“小球转动大球”比喻什么?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请制表完成此过程。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改变世界的一周”(1972年2月)历史性的握手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请制表完成此过程。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今天美国恪守它的承诺了吗??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思考: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最敏感的是什么问题?《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上海)台湾“空军”要采购
的F-16C/D战机环球网2010年3月26日消息 美国太平洋军区司令罗伯特·威拉德(Robert Willard)25日又重提台海军力发展。他声称,为了赶上中国大陆军队快速发展的步调,台湾未来必须提升战斗机性能。中美关系正常化前后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中美建交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1、中日建交思考:
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哪两次大规模战争?2、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3、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一、历史问题(教科书、靖国神社、慰安妇、战争赔款、遗留化学武器等问题)二、领土问题(钓鱼岛、东海油田开采)三、日美安全合作问题四、日本修宪和争常问题 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考考你 一位喜欢历史的同学在查阅中美资料时发现有“小球转动大球”的说法。“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大球”是比喻( )
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考考你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考考你 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
A.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一周
B.让世人关注的一周
C.愉快的一周
D.改变世界的一周考考你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在他之前,已有6位美国总统访问过新中国。其中,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是( )
A.罗斯福
B.艾森豪威尔
C.肯尼迪
D.尼克松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右图)“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1)中美“25年没有交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