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密卷B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密卷B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11: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密卷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1.他的话前后máo dùn( ),追问他也zhī zhī wú wú( )的,听起来十分不可靠。
2.yì sōu( )轮船在 大海上háng xíng( ),几个孩子走出chuán cāng( ),在甲板上fàng sì( )地玩闹。他们一会儿用玩具手枪hǎi ōu( )miáo zhǔn( ),一会儿挥舞着 mào zi( )向着远方大喊。
二、查字典,填表。(4分)
查加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应选的解释(在序号上面“√”)
扭着身子 ①身体左右摇动;②掉转;③揪住。
冀复得兔 ①转过去成转回来;②回答,答复;③重复;④又,再。
三、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出谋( )( ) 兴 ( )勃勃 不动( )色 摩( )( )掌
风平( ) ( ) 龇牙( )嘴 心惊胆( ) ( )有成( )
1.当一个人态度镇静,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时,我们可以用 来形容他,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 。(2分)
2.选词填空。(2分)
(1)马戏团中表演的高空走钢丝节目让人看得 。
(2)哥哥 地说:“你尽管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四、选择题。(18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引荐 吓虎 眼巴巴 B.赏识 鱼钩 跃跃欲试
C.危杆 取乐 撕纸片 D.逗弄 脚力 摇摇领先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免 遵守 B.道旁李 道路
C.问其故 缘故 D.弗能应 应答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孙膑合理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B.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C.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就难以回转身来。
D.即使孩子跳进海里,也比摔到甲板上安全一些。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继承。(将“发扬”与“继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孝巧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查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的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2)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3)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是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A.动作 语言 心理 B.神态 语言 动作
C.语言 外貌 神态 D.动作 神态 心理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爷爷已到( ),刚刚退休的他却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
(2)叔叔三十多了。他说:”我已过( ),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得过且过了。”
(3)我很佩服上初中的姐姐,( )就已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A.古稀之年 而立之年 弱冠之年 B.花甲之年 不感之年 豆蔻年华
C.花甲之年 而立之年 豆蔻年华 D.不感之年 而立之年 弱冠之年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1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2.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照样子,选择生活中的体验写一写, 突出时间过得漫长)(3分)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6处错误)(6分)
在各门功课中,语文对我最敢兴趣,数学、自然、历史…等,学得就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批评,并鼓励我要认真学好各门功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很大改善。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 。”又誉其矛曰:“ , 。”或曰:“ , ”(6分)
2.《跳水》是 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文章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船长。(4分)
3.古今中外很多故事都能给我们以启迪《田忌赛马》这个“以弱胜强”的故事告诉我们: ;《跳水》中孩子 的成功得救则让我们明白了: 。 (4分)
七、语文与生活。(3分)
春季运动会,五年级举行了跳绳团体赛。每人比一场,规则赛制为三局两胜。如果你是五(2)班的体育委员,该如何安排对手才能使自己的班级获胜呢
五年级(2)班代表队 五年级(3)班代表队
小明105个/分钟 小亮110个/分钟
小伟90个/分钟 小敏95个/分钟
小涛 80个/分钟 小芯75个/分钟
八、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33分)(一)
郑人买履(15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②之其坐。至③之④市,而忘操之⑤,已得履,乃曰:“吾忘度。”反⑥归取之,及反,市罢⑦,遂⑧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⑨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度:量长短。 ②置:放,拥在。 ③至:等到。 ④到…去,前往。 ⑤ 之:代词,它,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⑥反:同“返”,返回, ⑦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 这里指集市已经散了。 ⑧遂:终于。 ⑨ 自信:相信自己(的脚)。
1.下列对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先自度其足”的意思是“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
B.“至之市”的意思是“等到了集市”。
C.“反归取之”的意思是“返回取鞋子”。
D.“何不试之以足”的意思是“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3.买鞋的人不用脚试鞋,是因为他 。所以,当他发现忘记拿尺码时,便 结果,他回来时 。(3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3分)
A.坐等其成,安于现状,终将一事无成。
B.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C.做事粗心,大大咧咧,终将一事无成。
D.不信度而自信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5.你遇到过像“郑人”这样的人吗 举例说一说。(3分)
(二)马陵之战(18分)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撒,诱敌深入。 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喘喘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赶。
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株,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株剥了皮的大树上写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1.下面表示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的是( )。(3分)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而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喘喘不安的原因是( )。(3分)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 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4.庞涓在追敌过程中随着发现灶量的变化,其心理的变化是:不安→
→ 。这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3 分)
5.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面典故有关的一项是( )。(3分)
A.围魏救赵 B. 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6.你认为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根据短文内容说明,(3分)
九、习作。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定会想起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许多故事,其中哪些是有智慧的呢 请以“我的智慧故事”为主题,写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将经历的过写具体,把当时的体验写清楚;
②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密卷B
(参考答案)
一、1.矛盾 支支吾吾 2.一艘 航行 船舱 放肆 海鸥 瞄准 帽子
二、N 扌4 ① F 夂 6 ④
三、划策 致 声 拳擦 浪静 咧 战 胸 竹 1.不动声色 示例:不露声色 2. 示例:(1)心惊胆战 (2)胸有成竹
四、1.B 2.A 3.C 4.D 5.B 6.C
五、1.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 示例:大家都在屏幕前等着看热门电视剧的首播,感觉三十秒的广告永远没有尽头。 3. 提示:将“语文”与“我"对调;将“敢”改为“感”;删去省略号或“等”;将“严格”改为“严厉”;将“和”改为“,端正了”;将“改善”改为“进步”。
六、1.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
2.俄 列夫·托尔斯泰 一 只猴子抢走了孩子的帽子引逗他爬上桅杆而使他处于危险境地,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最后化险为夷 沉着 机智、果断 3. 遇到问题要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遇到危险 的时候要沉着勇敢,当机立断,也许能化险为夷
七、示例:小涛→小亮 小明→小敏 小伟→小芯
八、(一) 1. C 2.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只相信尺码 返回家中拿尺码 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4. B 5.示例:我的同桌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考虑实际;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参考译文]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去,(郑国人)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却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二)、1.B 2.C 3.A 4.振作 骄傲 武断 5.A 6.示例:我认为孙膑是一个智谋过人、心思慎密、深谋远虑的人。从“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可以看出孙膑心思缤密;从“减灶示弱,诱敌追赶”可以看出孙膑智谋过人、深谋远虑。
九、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