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情境导入
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候,你会怎样做呢?
——找地方避雨
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
乌云:看——
狂风:感——
闪电:看——
雷鸣:听——
我们的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视觉
触觉
视觉
听觉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 下册
眼
和
视
觉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 眼睛的结构各有什么功能呢?
1. 眼睛有哪些结构呢?
虹膜
瞳孔
角膜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玻璃体
视神经
有色素,中央有小孔。
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通道
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透明胶状物
镜头
光圈
胶卷
眼和视觉
眼球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外膜
角膜:可透过光线。无色透明,感觉很敏锐
巩膜: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白”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中膜
虹膜:中央的瞳孔可透过光线。蓝眼睛和黑眼睛的区别在于虹膜色素不同
脉络膜
眼球壁
内膜—视网膜:许多感光细胞。
内容物
晶状体:似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
我们俗语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分别是指眼球的哪部分结构?
虹膜
(黑眼珠)
巩膜
(白眼球)
练一练
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眼球结构的完好 视神经没断 视觉中枢正常
可能是视神经受损或视觉中枢受损。
想一想
提示:
比较两组图片,猫分别是在什么环境中?
在亮处瞳孔缩小
在暗处瞳孔放大
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
避免光线太强,
损伤视网膜细胞
以便有更多光线进入眼睛落在视网膜上,看得更清楚。
弱光
强光
扩大
缩小
远物
当环境光线强时,瞳孔变小;
瞳孔大小的调节
当环境光线弱时,瞳孔变大.
瞳孔
近物
观察:请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点
近视
远视
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变小;
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变大。
晶状体曲度的变化
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常常会造成近视。我们班的同学近视情况如何呢?请同学们调查一下。
我们为什么会近视呢?
近视及远视
近视
远视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
视网膜
物体的光线
晶状体曲度过大 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
通过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晶状体曲度过大 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
通过佩戴近视镜——凸透镜加以矫正
老年人常患远视。试分析其原因,并说明远视成像的情况和矫正办法。
眼的哪些部位不正常会导致失明?
有的人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角膜与晶状体的凸度过小,致使光线到达视网膜时,没有聚成焦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叫做远视。矫正的方法是佩戴适合的凸透镜,使光线正好成像于视网膜上。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等部位受损,都可能导致失明。
近视眼的预防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近视眼的预防
“四不要”
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
耳的结构和功能
平衡鼓室内外的气压
收集声波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情况,维持身体平衡
外耳
内耳
中耳
假如人失去听觉,以下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听不到电话铃声,无法接听电话。
听不到同学们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
观察与思考
耳的结构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 郭: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鼓 室:
半规管:
前 庭:
耳 蜗:
收集声波
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把声音传到听觉神经
内有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
耳的结构和功能图解
听觉的形成
声波
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外耳道
鼓膜(振动)
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
大脑
形成听觉
长久以来,人们对耳聋的发病情况认识和重视不够。其实,耳聋的发病率很高,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85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为4200万,1995年为1.2亿,到2001年增加到了2.5亿。在16年中增加了6倍!在我国,据估计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270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聋哑人200多万,七岁以下聋儿有80多万。
小资料
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
据人口调查统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占1‰~3‰。据估计,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45~64岁为14%,65~75岁为30%,75岁以上者高达50%。
总之,如何降低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耳的卫生保健
(1)防药物中毒 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副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2)防噪声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或张大嘴巴。
(3)防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防揪打 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有害。
(5)不挖耳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环 有些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2.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鼓膜被震破。
小常识
1. 当咽喉部有炎症未及时治疗时,病菌会通过咽鼓管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课堂小结
3.耳的卫生保健
一、眼和视觉
1. 眼的结构和功能
2. 视觉的形成
二、近视及其预防
“三要”、“四不要”
三、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和功能
2.听觉的形成
课堂检测
1. 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
A.瞳孔 角膜 晶状体 玻璃体
B.瞳孔 角膜 玻璃体 晶状体
C.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D.角膜 瞳孔 玻璃体 晶状体
C
2. 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主要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
B
3. 通常由远眺转为看书,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缩小、曲度增大 B.扩大、曲度减小
C.扩大、曲度增大 D.缩小、曲度减小
A
4. 听觉形成的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B.声音→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C.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C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鼻咽发炎时,容易引起中耳炎
C.遇到巨大响声,要迅速张开口 D.噪声对听觉不会造成伤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