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课标与教材】 课标第四学段条目2、3、4指出,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要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八下教材第一单元学习的是作者生活中最动情的素材在线,真实得展现了他们人生某个阶段最认识最动情的东西留给他们最难以磨灭的印象,细腻地表现了内心最宝贵的记忆,学习了本单元,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从中感悟他们的情感,进而表现自己的情感经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写作时要注重客观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自己最认识的人、事、物、景,主观感情的抒发应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拓展思路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生动的记叙文的写作。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对记叙文知道的很多。
2.学生想知道的:怎样运用相关知识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叙事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4. 学困生分析:慢慢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主观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通过协作来培养表达自己实感的能力。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习法。
【写作指导】
要写好人物,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事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
这里的“典型事件”并非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有时,恰恰是一些平凡小事,才更能让人信服。
(2)通过言行描写,体现人物个性。
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也就是说,想了解一个人的“特点”,就要留心观察他在做事的过程中的音容笑貌、举止动作,找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也就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写的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不能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用官员的腔调来说话。
另外,行为也是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因为,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来支配的。描写人的行为,一定要仔细观察,用词准确。
(3)刻画心理活动,达到表里如一。
在描写人物时,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把所要描写人物的内心把握准确,才能表里如一地刻画人物。
(4)写人物抓特点,切勿千人一面。
我们知道,世界上这么多人,但我们依然能准确地区分出每个个体,这就说明人和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在写人时要准确地抓住这些差异,而不是“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眼睛两条腿”这样泛泛地写。抓住个性,写人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参考题目
我的母亲
以“妈妈,您听我说”为题
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范文
爷爷自行车和我 八2、李钊奇
走在放学的路上,前面一个模糊而又熟悉的身影,手握着自行车把。靠近了,清晰了,原来是爷爷。
“怎么又来接了!不是早就说过了吗,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一见爷爷,我就抱怨到。“怎么,又烦爷爷了。”爷爷笑着回答。我快步前行,本打算从车旁绕开,不料却被车上的一根铁丝钩住了……
它不仅钩住了我的裤子,还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记得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曾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乘坐这辆自行车上学、放学。那时,我很顽皮,坐在车子上总是晃来晃去,车子也随着东倒西歪,我常常看到爷爷用脚撑起车子,回过头来黑着脸训我,我也知道爷爷是装出来的,做着鬼脸,不一会儿,爷爷就笑了。不过有一次……,
突然,我的脚叉进了自行车轮的缝隙中,只听我“啊”的一声惨叫,车子瞬时即倒……爷爷从地上爬起来,慌乱中把我的脚从车中拽出来,扶起自行车,带上我飞奔向医院……他边走边问我有没有事,我大声喊叫“疼!……呜,呜……”到了医院,医生说并无大碍,这下爷爷才松了口气,转过身来向我大声呵斥道“你看你,这么不小心,看你以后还老实不老实!”
再坐爷爷的车,发现自行车有些不对劲,原来后车轮的两侧,都被白色的一大块挡板给遮住了……伴着爷爷和爷爷的车子我长大了,直到有一天……爷爷推着自行车在门口等我,“爷爷,以后您不用送我了”,我从车旁边走过时说,我感觉得到,爷爷一定在那儿看了很久。再后来,爸爸买了汽车,爷爷的自行车再也无用武之地了。
想起这些,我的脸不禁红起来,转过身来,再次坐上这充满温馨的自行车。“怎么,不烦爷爷了。”爷爷笑着说。回家的路上,爷爷挺直着腰板,蹬着自行车,好像还有使不完的力气,而那辆老自行车也还很给力……我抱着爷爷,脸紧贴着爷爷的背,感受着温暖。
母亲节的礼物
母亲节的那天,我骑上自行车,挎起菜篮子,哼着《失亿周末》,朝市场“驰
去”。路程并不远,几分钟便到了。放好车,我提着菜篮子钻进拥挤的人群。
平时我常和妈妈一起来,今天独自前来,是想送份母亲节礼物给妈妈——为她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因为早有打算,一会儿便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瓜菜未买。摆菜摊儿的很多,我东看看,西瞧瞧,拿不定注意。
“妹妹,买些菜吧!”一个沙哑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循声望去,角落里坐着一个矮小的阿婆,我看了看她的菜,真是“物似主人”:又老又小。我打算走,但她拿哀求的眼神和无奈的笑容却好似牵绊住了我的脚步。于是我蹲下身去,挑了一把最好的让她称。她是用杆秤称的,我一眼就看出她的手有残疾:左手没了两跟手指,右手只剩下手掌部分,手指全没了。她居然能用右手的手掌部分提起杆秤前端的那根绳子,大概是天长日久练出来的吧!
她发现了我的目光,幽幽地说“小时候顽皮弄伤地。”说完淡淡地笑了笑。她地手残疾成这样,怎么还出来买菜?她地儿女呢?今天还是母亲节呢!是没儿没女还是儿女不尽赡养的责任?
“一块五。”她打断了我不断涌起的思绪。我麻利地从钱包中抽出一元五角,正要将钱递给她时,我心一动,把钱收了回来。我又挑了最差地一把菜,这次是一元。我付了两元五角,把最好的和最差的两把菜一同放进篮子里,踏伤了回家的路
路上,我有点儿不安,怕妈妈说我傻,竟买了这么差的一把菜,我又有点儿自豪;真的挨骂也值,就算是我送给婆婆的一份母亲节礼物吧!
风很凉爽。我飞车回到家,尽我最大的努力做了顿不错的饭。妈妈欣然接受了这份礼物。而送给另一位母亲的“礼物”,更令妈妈感动,她很欣慰我长大了,懂事了。
这个母亲节我心里特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