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6 21:1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数据的频数分布(一)
内容分析:
本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数据,虽然数据不多,却是杂乱无章的,我们难以从中获得信息,然而根据《空气质量级别表》将这些数据分组整理后,其中的信息便显现出来了,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达优的天数是9天,由此让学生感受到研究数据分布的意义及方法。本节课决定组距和组数是个难点,一组数据分成多少组合适呢?这不仅与数据多少有关,也与数据本身的特点有关,实际决定组数常常有一个尝试的过程。本节课呈现形式:“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列出相应的频数 分布表。
2.能根据统计结果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历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了解数据分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面对复杂数据用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理分组并填写频数分布表
难点:能根据需要合理分组并填写频数分布表
教学方法 :
探究 + 案例教学
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
为了参加全校各个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八年级准备从48名同学中选出身高相差不多的27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48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58 160 159 158 159 168 158 154
160 169 158 158 159 167 153 158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53 156 162 157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156
探究:某校学生在假期进行“空气质量情况调查”的课题研究时,他们从当地气象部分提供的今年上半年的资料中,随意抽取了30天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数据如下:
30、77、127、53、98、130、57、153、83、32
40、85、167、64、184、201、66、38、87、42
45、90、45、77、235、45、113、48、92、243
根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空气质量级别表》(见课本或课件)
问题1:说说这30天空气质量的分布情况。
问题2:你能估算该地今年(365天)空气质量达到优级的天数吗
问题3:你能为减少空气污染做出什么应尽之力吗
(解答过程中渗透频数与频率的知识,体会估计的思想,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解决引入问题)
提问:通过这组数据,你能了解到什么情况呢?一般情况下,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析?
在教师引导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共同得出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172-149=23,由此可知这批数据的变化范围
2、决定组距和组数
(1)介绍组数、组距定义
(2)以组距是3为例讲解: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3、决定分点(分析数据落在分点上时解决办法)
4、列频数分布表
为了体现合作与尝试的过程,将学生分成4组,组距分别为10、5、3、2列频数分布表,做好之后进行对比,然后一起总结归纳得出一组数据分成多少组,这不仅与数据多少有关,也与数据本身的特点有关,以能较好的反映数据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实际决定组数常常有一个尝试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与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
列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四、课后作业
分组:按座位分2组
任务:每组分工合作按下面提示收集一组数据,利用本节课
所学知识整理出来,给出相应结论与建议
提示:1、学校桶装水换水处全校41个班级,每个班级一天的
换水量
2、统计我们班每名同学早晨到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