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复习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复习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6 21: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目录
易错知识点
05
01
知识梳理
02
重点思考
03
看图说史
04
随堂练习
06
素养提升
07
拓展阅读
0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2011版 2021版
(1)了解农村改革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1)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知识梳理
改革开放
小岗
分田包干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公有制
国有企业
按劳分配
企业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协调发展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是如何实行农村改革
的?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展开。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重点思考
续表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2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2. ________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1. 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
的18户农民立下的契约
看图说史
凤阳
3. 农民领取________________合同书
联产承包责任制
易错知识点
1. 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农村改革的标志为 “分田包干到户”,后来被称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
3.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齐齐哈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于(  )
A. 农村 B. 城市
C. 国有企业 D. 集体企业
A
2.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全国农村逐步(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人民公社
A
3. 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将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干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小岗村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
A. 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
B. 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 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
D. 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C
4. 下表反映了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由此可以推知(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
C. 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D. 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初显成效
A
收入年均增长率/%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收入) 8.0
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农村 8.9
城镇 4.5
5. 它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弊病,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多年来新形成的生产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它”的实质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调整
C. 所有制的变化 D. 分配方式的改变
B
6.海尔是当今人们选购家电时常见的品牌之一。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为企业包销产品
C. 实行联产承包 D. 企业全面私有化
A
7.“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我国这一政策应出台于(  )
A. 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
C.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改革开放初期
D
8.(2021自贡)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表明我国(  )
A. 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
C. 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D.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9.下表反映了首钢1978—1991年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出现下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B
年份 1978 1991
销售收入/亿元 14.51 91.4
实现利税/亿元 4.35 29.26
实现利润/亿元 2.99 23.6
10.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A. 政企职责不分
B. 分配制度“大锅饭”
C. 企业没有自主权
D. 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相联系
D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1 117.5 133.6
1990 4 954.3 686.3
2000 13 873.59 2 282.1
2017 58 059.76 13 432.4
材料三 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方针,稳步推进改革。
(2)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变化与党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实施所产生的影响。(2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指出材料二、材料三所体现的农村政策的共同之处。(1分)请你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侧重考查历史理解、家国情怀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言之有理即可)
素养提升
材料一
1949—2005年中国各年段耕地数量的变化情况表
时段 总变化量/万亩 平均变化量/万亩
1949—1957年 20 923 2 324.78
1963—1970年 -2 388 -298.50
1971—1978年 -1 583 -197.87
1979—1986年 -4 902 -612.775
1987—1994年 -1 777 -222.125
1996—2005年 -12 000 -12 000.00
材料二
1949—200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变化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有哪些?(3分)→侧重考查史料运用、历史理解
1949—1957年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上升;1963年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等。
拓展阅读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