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四单元
目录
名师导学
01
名师导读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技法专练
04
群文阅读推荐
05
名师导学
语文要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如何进行论证)
1. 论点: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
2.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史实、确凿的统计数字、作者的经历和感受。引用方式可分为A. 具体叙述(一人一事),B. 概括叙述(一类人一种现象)。
(续表)
语文要素 (2)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道理论据既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或概括引述。
3.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言警句、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作者所作的理论分析或阐述等来证明论点。
(续表)
语文要素 (3)比喻论证——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一课一法 【文本链接】体会多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1. 文章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表格如下:
(续表)
一课一法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王阳明“格”竹子,苦思至头痛而失败。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措。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
作者自身的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反面
(续表)
一课一法 2. 对比论证: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的观点。
技法点睛 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思路
1. 举例论证:通过举出……的事例,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可信度。
2. 道理论证:通过……的名言、格言、道理等,论证……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3. 比喻论证:将……比作……,论证了……观点,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 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突出强调了……观点。
名师导读
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命名)并引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因此于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 背景解读
(续表)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
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2. 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理清文脉)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
中学生重理论,轻实验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可缺少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探索、实验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非常荣幸地接受《liào wàng( )》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2)miǎn huái( )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3)这位先生明明是把tàn chá( )外界误认为tàn tǎo( )自己。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4)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jiǎn tǎo( )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5)绝不是xiù shǒu páng guān( )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6)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bù zhī suǒ cuò( )了。
检讨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7)最使我páng huáng( )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8)在环境jī biàn( )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gé wù zhì zhī( )的真正意义。
彷徨
激变
格物致知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些公共场合都有咨询处,你可以垂询相关的问题。
B. 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的强烈信号。
C.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 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伸出援助之手。
A
2. A【解析】“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使用对象错误。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将“发生”改为“出现”)
B.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材料,常分析、整理材料到深夜。(调整为“整理、分析”)
C. 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
D. 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将“即使”改为“虽然”)
B
3. B【解析】“他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材料”有歧义,表达了两个判断:一为“大量学生的”,二为“大量的材料”。
4. 简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今天,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深入解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交流地方典型经验,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从不同方面体现着、贯穿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做好“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系统的重大责任,也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有力举措,要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选自《中国教育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部召开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
5. ★新题型★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秋 浦① 途 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新题特训
【注释】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年)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会昌四年(844年)又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②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的老家樊川即在那里。
(1) 赏析“萧萧”“淅淅”两词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潇潇”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潇潇”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若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根据提示理解填空。
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含蓄地传达了______________之情;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途的孤独
思乡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牵挂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课内精读
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6.选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找出表达作者论述观点的语句。(4分)【把握文章论点】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文章列举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内容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例子,具体典型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6分)【赏析加点词语】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删去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与事实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2)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删去。“只能”强调所得到的新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实验,强化了作者的观点,自然地引出下文。
9.下列科学家的事例,不能成为从正面论证作者观点的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B.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投身到水稻增产的研究。为实验秧苗,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亲身实践,奋斗九年,终于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创造世界一大奇迹。
D
C. 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对成吨的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一锅一锅地冶炼,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
D. 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他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9. D【解析】ABC的事例都能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而D项突出牛顿善于发现、思考的品质。
课外技法专练 ——体会论证方法的作用
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赵应云
①人文浸润科技,科技传播人文,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者共同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
②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也离不开以国家凝聚力、民族创造力、文化感召力等为重要内容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让民族精神、国民素质缺位,而应兴民族之人文、启民众之精神。清华大礼堂有一块“人文日新”的牌匾,就是提醒人们要常怀人文之心。人文思想之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
化观,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对民族未来有更理性的把握,从而点燃实现梦想的激情与希望。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更要弘扬人文精神。
③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一部人类文明史,一方面记述着科学技术创造的无数奇迹,另一方面也烙印着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演进的足迹,从“诸子百家”到“二十五史”,人文之烛照亮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旧给我们温暖
和力量。“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一个理性的时代会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产生。在这个时代中,不仅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且人类的高尚思想追求将影响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
④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不但可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
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让人文精神照进现实,并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之“大用”,对国家对民族之“大用”,通过涵养人文精神,更好地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文之光照亮复兴征程、照亮民族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把握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
2.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论证方法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钱学森的名言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进而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
3. 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5分)【梳理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的关系,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接着从“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4. 结合选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拒绝成为“单面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群文阅读推荐
阅读意图 阅读篇目 阅读重点 阅读练习推荐
作者传记 《丁肇中:寻找那滴彩色的雨》(郑鸣) 了解作者。 《守拙》
议论文阅读 《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张凡) 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
主题相同 《科学美》(鲍亚民) 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