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习题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习题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6 10: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录
思维导图
02
课程标准
01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同步训练
05
素养提升
06
课程标准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地理差异显著
1. 我国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_。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________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________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__。
升高
降低


湿润
干旱
阶梯
下降
2. 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___,西部________。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东密西疏


3.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表5-1
对比项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1月平均气温 ________℃以下 ________℃以上
年降水量 ________毫米以下 ________毫米以上
干湿地区 ___________区 ___________区
0
0
800
800
半湿润
湿润
续表
对比项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田类型 ________ ________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农作物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有 ________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________,墙体较________ 屋顶坡度较________,墙体较________
旱地
水田
小麦
大豆
水稻
油菜





二、四大地理区域
4. 填图:在图5-1中适当位置分别填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图5-1
5. 南方人到北方可能会“水土不服”,这是因为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请举一例说明。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
精巧点拨
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差异及确定的主导因素。
气候
夏季风
地形地势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①:地理差异显著
1.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表现的是(   )
气温差异 B. 降水差异
C. 地势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D
2. 下列一组图片中,拍摄于广西桂林的是(   )
D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秋季苹果挂满枝头;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据此读图5-3,完成3~5题。
3. 该山脉是(   )
南岭
B. 秦岭
C. 大兴安岭
D. 天山山脉
B
4. 图中山脉的走向为(   )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A
5. 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对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该线以北农田以水田为主
B. 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C. 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 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
6. 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7月10 ℃等温线
C.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
7.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图5-4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古、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
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A
知识点②:四大地理区域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5-5),完成8~11题。
8. 划分丁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气候类型
9. 种植业、林业、渔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甲、丙 B. 丙、丁
C. 乙、丁 D. 甲、乙
C
D
10. 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北京年降水量的是(   )
1 000 毫米 B. 200毫米
C. 680毫米 D. 880毫米
11.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常见于哪个地区?(   )
甲 B. 乙
C. 丙 D. 丁
C
A
12.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独竹漂”(图5-6)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独竹漂”高手脚踩一根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漂行水上如履平地。据图推测“独竹漂”的发源地最可能位于(   )
西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D
二、综合题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现,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学界有着不同的解释。
材料二 秦岭南、北两侧局部区域示意图(图5-7)及西安、汉中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5-8)。
(1)西安位于________地区,汉中位于________地区。(填四大地理区域)
(2)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三首》写道“浊泾清渭何当分”。结合图文材料,请你对当时的“泾浊”现象作一个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
南方
泾河主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大
(3)现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
B. 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C. 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
D. 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
B
(4)结合图文材料,说出西安夏季降水量明显少于汉中的主要原因。
西安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5)结合图文材料,说出汉中和西安两城市1月的气温差异,并从纬度、地形等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差异:1月汉中气温在0℃以上,西安在0℃以下。
主要原因:汉中纬度较低,且北部有秦岭阻挡冬季风,因此冬季气温较西安高。
素养提升
秦岭(图5-9)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请从民俗、文化、饮食、交通等方面举例说明。
北方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戏剧唱腔柔和委婉;北方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是马车,南方是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