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静物写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讨论画家和同龄人的静物写生作品,了解静物写生的多种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以及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熟悉的生活用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感受美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线条表现静物,体会线条的魅力,表达自己对静物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难点: 写生静物的基本构图形式与基本步骤及其单线形式作画的基本要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教师准备一个包,里面放一些静物)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包,想知道包里边是什么吗?
师:对,带来很多物体,这些物体在美术上称之为“静物”。
知道为什么称之为“静物”吗?b、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静物?师(总结):美术科中有很多绘画种类,有人物画,有风景画,其中还有一种专门表现静物的绘画叫做静物画!(本环节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静物的种类,引入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静物画作品,你想不想欣赏一下!
(二)欣赏阶段
1、展示画家的静物画作品;a、油画两张:
师:大家看这些画画得好不好呢?能看出是用什么形式画出来的吗?b、这些又是用什么形式画出来的呢?师总结:油画、素描、水粉、水彩。c、展示中国画中的静物内容:
师:除了这些绘画形式,还有没有其它的绘画形式呢?(生:......)
师(总结):虽然在中国画中没有静物画的名称,但也有一些表现静物内容的作品,它们一般出现在蔬果类作品中。
师(总结):静物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是从16世纪的欧洲开始的。其中,油画是世界上最早的静物画种。到17世纪,静物画在北欧地区已经开始普及开来。到近现代,静物画还成为画家们练习技巧和学生学习美术的一种手段,是因为它是静止不动的,便于观察和表现。
2、展示线描作品:a、大家看,这些作品和画家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师(总结):这些以线为主的绘画形式称之为“线描”。b、这些学生作品在用线上有什么特点?师(总结):线条流畅、没有断断续续的感觉;有些轮廓和主要的地方用线比较粗;有些地方很复杂,有些很简单,形成了疏密对比。这些作品都是学生看着实物画下来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生。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欣赏画家以及同龄人的静物画作品,了解静物画的不同绘画形式及其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技法点击
1、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
师:说到这里,我也想画一张给大家看看!大家说好不好?(生:......)a、画之前,我首先应该干什么?—(观察方法)师(总结):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画,首先,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角度固定下来好好观察一下,看看应该怎样构图?b、然后,看一看哪个物体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师(总结):先画轮廓,再画细节!画轮廓用线要果断流畅,注意前后遮挡关系;画细节要注意疏密关系。
2、总结绘画步骤:a、观察构图;b、画轮廓;c、画细节。
3、再欣赏一些细节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分析以及教师的示范总结,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了观察方法、绘画步骤及绘画方法。)
(四)分小组写生:
1、出示作业要求:分小组选择2—3个物体进行组合写生,看谁的构图好、造型好、线条运用流畅,细节刻画好。
2、分小组(六人为一小组)摆静物—观察;3、组织学生写生,师巡回辅导(可随机讲评)。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亲自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进行静物写生,同时体验写生的乐趣。)
(五)展示讲评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加以展评,引导同学们互评,教师加以总结。
1、哪些作品比较好?好在什么地方?
2、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画得都很认真,好的线描写生都有许多共同点,那就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细节刻画详细、有疏密变化。同学们课下也可以尝试用别的形式来表现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