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6 14:2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浮力的概念和特点,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探究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引入新课
介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复习:称重法测量浮力
活动2【活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一)利用称重法测浮力
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为___________N。
(2)把重物浸没在水中或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分析数据可得:
测量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称重法F浮=G-F
问题2: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是否受到浮力?能否测出大小?
步骤A: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
步骤B:把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步骤C: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观察在物体缓慢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在物体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二)学生进行猜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演示:石头与浮力;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时,物体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时,浮力大小的变化。
分析并完善学生的实验表格
物体进入液体中体积V浸
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G排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
3.总结: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排液体积有关,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
(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从以上实验初步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并且排开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学生边学边实验验证这个观点。
(1)设计实验方案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②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杯,空杯等。
(2)进行实验,分析总结
分析课本所给出的实验方法
物体进入液体中体积V浸:
物体进入液体中体积V浸:
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G排: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
分析数据可得:
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F浮=G排。
问题3:如果物体只是部分浸入液体中时,那么它所受的浮力是否还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呢?
分析数据可得:
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F浮=G排。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测量浮力的另一种方法:排液法:F浮=G排。
(3)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m排g=ρ液V排g
浮力的大小与ρ液,V排有关,且成正比关系。
讨论V排和V物的大小关系:
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V排=V物
物体部分浸入于液体中时V排问题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质量、形状以及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学生课后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问题
活动3【练习】知识巩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活动4【练习】知识巩固
例2 一个体积为300 cm3 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 N。(g取10 N/kg)
【解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液=ρ液gV排
据题意V排=V/3
F浮=ρ液gV排
=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
活动5【导入】总结
1.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3.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讨论
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分析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