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明文知识 定义:说明文是以解说事物或事理为内容,给人以知识为目的,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手段的文章。 说明文知识说明文分类对象语言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说明文知识说明对象: 指的是说明文说明的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理。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这一对象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 说明文知识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古今、早晚、春夏
秋冬等。(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 远近、里外、左右、
前后、高低、整体局部。
(事物的结构、形状) 逻辑顺序:总-分、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现象-本质、
性能-功用、一般-个别
(事物的内部联系)
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字、列图表、
下定义、作诠释、
分类别、作比较、
引用 说明文知识说明方法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
雄纪念碑。建造
人民英雄纪念碑
收到了200多份的
设计方案,1951年
国庆决定以梁思成
的设计方案为主,
再综合另外3个方
案来建筑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碑芯巨石重达百吨,自青岛运到北京,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由413块花岗店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碑座四面嵌着8幅巨大的浮雕,内容分别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有毛
泽东题词“人
民英雄永垂不
朽”,背面碑
文由毛泽东起
草,周恩来
书写。正音正字瞻仰镏金上溯重 幔庑殿挑衅逾越天堑zhānliúsùchóng mànw?ti?o xìnyúqiàn正音正字徐徐镶嵌五卅旌旗xúxúXiāngqiànsàjīngshuài率领效率lǜ瞻仰:恭敬地看。 瞻,往上或者往前看。
上溯:从现在往上推算。溯,逆流而上。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逾越:跨越,超越。
落成: (建筑物)完工。永垂不朽:(英雄或伟人的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
遥遥相对:远远地互相对峙对立着。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峻峭:形容山而陡。
序幕:这里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堑,壕沟。辨字组词瞻( )赡( )檐( )衅( )畔( )销( )消( )锁( )慨( )概( )蜂( )峰( )俊( )峻( )竣(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 解: 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题 解: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课文思路点题总
领正文(1节)介绍碑
身浮雕(2—10节)抒写瞻
仰感受(11节)主题: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课文学习:
阅读第一节,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什么?它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巍峨﹑雄伟﹑
庄严;万分崇敬课文学习:阅读2-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节分别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2.找出表示作者瞻仰纪念碑的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表明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纪念碑?阅读2-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节分别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第2段,写纪念碑的远景,说明
它的位置和总体形象。顶天立地的巨人(巍峨)遥遥
相对阅读2-3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节分别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第3段,介绍纪念碑的建造过程、规模和质料。最大列数字、作比较花岗石
汉白玉课文学习:阅读2-3节,回答下列问题
2.找出表示作者瞻仰纪念碑的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表明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纪念碑?走去-越过-踏着-走到-空间顺序远--近路线示意图走去越过踏着走到课文学习:阅读4-5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节重点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作者选择的内容能表达什么意思?
2.找出表示作者瞻仰纪念碑的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表明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一部分?课文学习:1.这两节重点介绍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作者选择的内容能表达什么意思?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
字、碑文、装饰与造型
等。人民
对先烈
的崇敬和
怀念;人民英
雄永垂
不朽!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课文学习:阅读4-5节,回答下列问题
2.找出表示作者瞻仰纪念碑的路线的词语。这些词语表明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一部分?踏上-到了空间顺序行踪先四周,后中间;
先台阶,后碑身;
先正面,后背面规模课文巩固(2—5)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由到的顺序。远处近处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质料课文巩固(2—5)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结构碑心石上题字碑文4.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征来说明的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打比方巍峨列数字 作比较雄伟列数字庄严5.第四小节作者在说明近处纪念碑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6.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小碑座和碑顶的 与造型,揭示它的
点明纪念碑造型体现的时代精神和装饰象征意义民族风格。(1)先 后 (2)先 后(3)先 后四周中间台阶碑身正面背面正面背面四周:双层汉白玉栏杆中间:碑 心 石正面:题 字背面:碑 文说明
顺序课文分析(6——10节).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
绍的?销毁鸦片烟 1839年金田起义 1851年(东)武昌起义 1911年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五卅运动 1925年(南)(西)南昌起义 1927年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胜利渡长江
解放战争时期热烈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北)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
空间顺序2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
顺序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说明的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1.这篇说明文按空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纪念碑的位置,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2.碑身造型,展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民族风格;
①作者行踪:未进入广场——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②第二层平台:整座碑(周围、正面)——碑身(正面—背面——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四周)——碑顶——大碑座
③大碑座(四周):东——南——西——北
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1.题字和碑文,突出了纪念碑的意义;
2.具有象征意义的构建(如规模、质料、装饰与构造等)
3.十幅浮雕,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一百多年来重大的历史事件,歌颂了先烈们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
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本文的重点是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因此运用了大量说明性的语言,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
但作者是以瞻仰、参观过程为序做介绍,所以又有不少记叙性、描写性的语言,如写瞻仰的路线、10幅浮雕的画面、抒发内心的感受。
还有一些议论性的语言,如评论若干历史事件的意义。
总之作者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语言,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