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7 16: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4 唐诗三首
1.反复朗读并背诵,体会三首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3.品味三首诗中的环境及人物描写,体会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目标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新课导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谈谈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留下了1500多首诗,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大都抒写个人情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作者简介
石壕吏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
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看看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波澜”。
第一课时 《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逾(yú)
邺(yè)
戍(shù)
妪(yù)
咽(yè)
初读:辨音明意,走近石壕村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逾: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苦:凄苦衰:弱泣:有泪无声咽:哭声哽塞低沉差吏突袭老翁逾墙老妇哭诉夜闻幽咽天明独别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1.边读边勾画,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信息。
细读分析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暮
石壕村
吏 老妇 作者(旁观者) 老翁(次要人物)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老妇前致词
登前途,与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梳理了大致的情节,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诗中有一些反常的地方?请思考。反常一:诗人投宿之所不是旅店,而是“石壕村”的一户“农家”。反常二:诗人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征兵,而是突袭“捉人”。反常三:突袭“捉人”不是在白天,而是在“黑夜”。反常四:老翁的表现——“逾墙走”与他的年龄不符。反常五:在古代,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一般都是男子应门见客,文中却是“老妇”出门看。再读:发现矛盾,情景再现安史之乱: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古代兵役制度:《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2.再次读诗,说一说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妇的境遇。
细读分析

(1)“妇啼一何苦”。
细读分析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此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更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坎。”
丧子之苦
困窘之苦
应征之苦
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文中的吏怎么样?这个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请你想象。怒细读分析
吏: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老妪:室中更无人。
吏:
老妪:惟有乳下孙。
吏: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汝家有男丁否?
还有他人否
其真无人耶
孙母现何在
汝家必征一人。
分角色朗读
《石壕吏》的内容看似多写老妇,实际上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也就是明写老妇,暗写官吏。这种手法叫做藏问于答。
细读分析
教师小结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藏问于答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也叫寓问于答,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省去问话,问从答知。这是使诗歌语言简洁的一种表现手法,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三读:走近诗人,体会伟大襟怀
思考: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没有任何反应。有人说,杜甫既然是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为什么在石壕村投宿的那个夜晚、分别时的天明始终一言不发呢?
资料:杜甫官职
杜甫在前一年(公元758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回华州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
注解:司功参军,官名。唐朝时掌管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等事。(权力很大的一个官)
杜甫面对老妇人一家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辞严的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不是,这恰好反映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又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既是对统治者严厉的斥责、控诉,也是对老百姓的同情,还是对人民慨然赴国难这种精神的褒扬。阅读“三吏”中的另外两首《新安吏》和《潼关吏》,再次感受战争背景下世人的苦难,以及作者对此的矛盾情感。
拓展延伸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我在去新安的路上走过,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点名征兵。
我便问那些新安派来的吏役:“难道新安这个县小到没有成丁的人了吗?”
官吏回答说:“昨夜已有兵府文书下达,规定点选十八岁的中男入伍了。”
我说:“啊,这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
肥胖的青年都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都孤零零的,无人陪送。
时候已到黄昏,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仿佛有送行者的哭声。
收起你们那纵横的眼泪,不要哭坏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
即使哭干两眼露出骨头,皇天后土终究是无情的东西啊!
官军进攻围困相州,原来以为很快就可以平定叛军。
岂知估计错了形势,以致打了败仗,兵士一营一营地溃散了。
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进行。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况且参加的是名正言顺讨伐叛徒的王师,主将抚养士卒,爱护备至。
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哭得很伤心,仆射对兵士仁爱得像父兄一样。
拓展延伸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其实源于当时社会本身的矛盾。在当时的背景下,民不聊生。一方面,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国难当头,唐朝统治者却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钱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的社会中尖锐地存在着。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平叛战争,保卫自己的故土家园。
拓展延伸
因此,杜甫的“三吏”既揭示战争背景下百姓的苦难,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如《新安吏》中的“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潼关吏》中的“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等,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如《新安吏)中的“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潼关吏》中的“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等。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