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7 辨认方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7 辨认方向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7 11: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以“辨认方向”为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认定方向等身边科学方面的学习兴趣,了解认定方向的科学知识。
2.通过认方向活动的探究,了解认定方向的方法,提高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指南针的知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身边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以及认识方向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指南针的使用。
2.“活动延伸”栏目中的内容研究。
【教学过程】
一、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进行有关辨认方向的实践和研究、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分别为:
1.实验一
是学习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学习使用指南针对小学生有一定难度。要分步讲解清楚,若能配合视频课件会有较好的效果。
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大体步骤是:
①将指南针水平放好。
②转动指南针使磁针的南、北极(磁针涂红色的一端为北极)与盒底标明的南北相一致。
③观察盒底标明的方向就是实际的方向。
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根据教室内(或室外)具体情况指示一些地方,让学生用指南针辨认其方向。如:门的位置,黑板的方向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暗示学生指认方向的相对性。
2.实验二
是利用太阳辨认方向,建议组织学生活动起来,进行具体的实践。有条件的要组织学生到操场活动。本课提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也可以提出八个方向,即加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教师可酌情掌握,这部分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指导好。
注意关于“这样靠太阳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准确吗?可以用指南针检验一下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练习检验。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3.实验三
在没有阳光的情况哪些事物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可以讨论形式研究四幅图。教师要巡回指导,要给予足够的时间,鼓励提出新方法。
(1)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项研究活动,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2)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对辨认方向有关方法扩散思考,教师根据情况可以再举一些事例让学生研究。也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扩散思考,想出更多的辨认方向方法。教师要注意点拨。
4.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操场上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二、背景资料
1.辨认方向的方法很多
(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
(2)夜间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
(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
(4)冬天,沟坡积雪的多少,雪人南面易先融化,这也能帮我们认方向。
(5)可以观蚁穴,蚂蚁窝一般都在南面。
(6)看树干断面的年轮认方向,年轮之间窄的一侧是北方。
2.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早在战国时期,劳动人民已经发现了天然磁石吸铁和指示南北的现象。磁石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像一位母亲慈祥地抚摸着她的儿女,所以当时把磁石叫做“慈石”。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
3.指南针的使用
注意的是一般的指南针要放平,指针要可以灵活转动。然后转动指南针底盘,当磁针红的一端对准北字,就可以开始认方向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