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15: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4、握作者循循善诱的高超的说理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理思维。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
2、把握文中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现代的人喜欢磕cp,更喜欢组cp。司马光,王安石,人称“电光火石”cp。放视频(视频内容: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以及王安石实行变法之后,他与司马光之间的爱恨情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来看看明星文豪和砸缸的网红相遇,他们两个人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作者及背景介绍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主持了北宋有名的“熙宁变法”。
2、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保守派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变法(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变法精神”
“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言事书》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早在1058年,王安石就写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068年,改元“熙宁”。次年王安石拜相,主持变法。变 法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反对。
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写于1070年,即推行变法的第二年。
“政敌”与“诤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既是朋友又是政敌,两人的政治主张针锋相对,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总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解释标题: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是一个官职名,指“谏议大夫”;“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因此“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成为“回答司马光劝谏自己的书信”,而要理解成“回答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播放朗读音频,播放完之后再次让同学们朗读;
分析文本: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言知识,引导同学们对全文进行翻译;
对这节课中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进行总结,以练习的方式呈现,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
在对文意进行梳理之后,对文章的脉络进行分析。
第一自然段:摆明写作目的,主要写了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和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个人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两人私下交情比较好,但却因为两个人政见不同在“互掐”。
Q: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呢?
A: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了这封回信为自己进行辩解,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
①措辞彬彬有礼②语调含蓄委婉③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
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私交甚厚,他们的文集中尚保留二人交游、 唱和的诗文。司马光曾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司马光:“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
王安石:“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王安石“略上报”的原因是,“与君实游处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能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王安石本人与司马光常有分歧,还是因为他们政见不合,所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不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安石之前是懒得去跟司马光分辨论争的,因为说了也不一定会被理解。而如今,他“重念蒙君实视遇厚”,觉得“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蒙君实视遇厚”我感觉其实暗指的是司马光接连写信给他,信中包含了强烈的反对与批评。委婉客气的说法就是“您对我很重视”。一封两封,王安石懒得回应,觉得没有必要,但司马光又写了第三封,才促使王安石觉得有必要来回应一下了。司马光的身份在这里是王安石的政敌,给政敌回复,王安石采用的语言都是“蒙君实视遇厚”此一类,正如刘老师所说,尽管是政敌,礼节客套话该有还是要有,其实这也是他们交锋的一种,语言上的交锋——越是冷静客气的语言背后,越是问题的复杂和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一段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所写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进行驳斥,回答对方的责难。
Q1:这一段中主要围绕了什么论点进行论述呢?
A:“名”与“实”之间是否相符;
“实”即是人们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在文中指变法;
“名”即指所做的事情要符合的道义;
名实之争即所做的事情是否名正言顺;
那么当时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名正言顺”,主要就是看这件事情是否符合“孔孟之道”。“名正言顺”一词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Q2:那么这一段中,司马光提出了哪些的“罪名”呢?王安石又是怎样予以驳斥的呢?
A: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
围绕“名实之争”这个论点来对这些“罪名”加以驳斥。
首先驳“侵官”。作者不去牵涉实行新法是否侵夺了政府有关机构的某些权力这些具体现象,而是大处着眼,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其次驳“生事”。
司马光:“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矻矻焉穷日力,继之 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 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
“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再驳“征利”。
司马光:“今介甫为政,……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
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然后驳“拒谏”。
司马光:“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佞)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为反对变法的势力定性。
最后讲到“怨诽之多”。
司马光:“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 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 ”
王安石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议论。固前知其如此也(表明心理,自己心中早有预测,不拒恶名)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总括:从“助人主、尊先王、谋天下”的角度,批驳责难,为变法正名。
从以上这些方面看是王安石为自己辩解,是“守”,但也“守中有攻”,例如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的同时,也就反过来间接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不为天下兴利除弊的错误。
在这一段开始,王安石以“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进入主要论述,以“儒者”共认的要求为发端。
而在司马光给王安石写的《与王介甫书》中,多次提到了“孔子曰”、“孟子曰”,可见司马光对于孔孟之道是十分重视的。而司马光反对变法,反对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这种种行为实在与他所遵循的“孔孟之道”大相径庭。
第三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内心。
Q1:从这一段中的内容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A: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在这里,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
Q2:在这一段中,作者提到“盘庚之迁”的作用是什么呢?
A:用来进一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正确性和坚定性。
在这一部分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盘庚之迁,连百姓都反对,尚且未能使他改变计划,那么当前实行变法只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势力的反对,就更无退缩之理了,这里也运用到了对比论证。
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
答书写到这里,似乎话已说尽。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
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对方要害,使其原形毕露。
第四自然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1、避虚就实,针对其要害,一击即中。
抓住矛盾点进行精准驳斥,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2、反驳方法多种多样
①、直接辩驳: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反驳对方立论的根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③、举出史实反驳:盘庚迁殷。
3、语言刚柔相济,暗中藏锋。
①善于排比 :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②善用反问 :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铿锵有力;
③不卑不亢 :面对责难,毫无怯意;着眼天下,自愿担责。言谈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令人不敢直视;
④刚柔并济: 虽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定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
④、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1、公私分明;
2、忧国忧民;
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于挑战的改革家精神;
4、坚守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王安石性格执拗,素有“拗相公”之称。宋神宗熙宁七 年(1074年)被罢免。一年后,又被起用。回归中枢途中,写下《泊船瓜洲》。
到了元丰8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听政,找司马光主持国政,是年司马光为相,废除了新法,王安石变法最终是失败了。他本人最终是在朝堂上孤立无援,抑郁而终,但是改革者是时代的先驱,是族群的先知。
却羡临川王介甫,爱君独上万言书。”
“商君持国是,介甫定朝章。”
“文章王介甫,种棘满朝廷。”
“介甫不晓事,执拗新法行。”
匡世济民 勇于担当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
⑤ 你觉得王安石变化最终为什么失败了?
处理好利益纠纷(改革势必会涉及到利益的变动);
要有领导的强力支持(宋神宗差不多做到了);
官僚集团的共识(衬托出王安石的形单影只);
改革队伍的培养(王安石用人过急,改革队伍中掺杂了品行低劣之人,影响了改革成效);
舆论的充分准备(王安石变法过于急促,没有这方面的准备);
先易后难,逐个击破;
倾听呼声,妥善化解;
危机内宣(如外部国防危机等)。以上几点,大部分都是王安石改革中欠缺的
⑤、分析整篇文章的结构与思路:
⑥、《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出色的驳论文,其中的驳论艺术和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可以分析这篇文章的驳论方法和思路:
然后结合我们日常写驳论文(如: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该如何去写,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