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23 07: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授课教师:杨勇七年级历史下册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分析一下,为什么诗人那
么怀念江南呢?江南风情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子全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时光倒转 为什么南方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
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
得到开发?想一想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经济发展的条件(原因)
1、政治条件:南方战乱较少
2、经济条件:北方人民南迁(劳动力和技术)
3、自然条件:南方气候温暖湿润
二、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 业:
2、手工业:
3、商 业:合作探究 请各位同学按照所在的组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提炼、概括各自行业发展的概况,做好记录,5分钟以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并讲解你们讨论的结果。南方农业的发展: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农业的重心移到:南方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纺 织 业:
制 瓷 业:
造 船 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手工业的重心移到:南方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宋夹衣宋锦口袍南宋棉毯定窑净瓶钧窑花盆哥窑冰裂纹碗宋瓷孩儿枕哥窑瓷盘官窑贯耳瓶汝窑瓷盘1、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2、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市舶司  
            
3、纸币--交子的出现:四川地区
           北宋前期商业的重心移到:
南方 南方商业的发展思考题1泉州海运北宋纸币思考题2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现代纸币古代铜钱  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试一试,
你能行!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南宋:经济重心
南移成为定局南方自然
条件优越南方相对
安定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表现结果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一.选择:1.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 ) A.东汉末年 B.唐代中叶 C.南宋时期 D.五代末年3 下列城市或地区属于宋代制瓷业中心的是 ( )A.海南岛 B.泉州 C.广州 D.景德镇D2. 南宋最大的商业城市是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Bb B1 2 上面两种货币哪一种是我国最早的纸币?最早产生在哪一地区?说明了什么?二.读图分析:看谁答得快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邸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上述北宋中期的情景描述中,有哪四处不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指出并说明理由。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讨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
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