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目录
思维导图
02
课程标准
01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同步训练
05
素养提升
06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2. 联系与差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5)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3. 环境与发展
(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台湾省包括________岛,以及附近的________列岛、________岛等许多小岛。
台湾
澎湖
钓鱼
2. 填图:在图7-4-1中适当的位置分别填注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澎湖列岛、钓鱼岛、台北、高雄、福建省。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3. 台湾岛________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________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4. 台湾岛的城市主要分布西部沿海地区,分析其主要原因。
山地
玉山
西部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发展。
5. 台湾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简要分析台湾植物种类繁多的自然条件。
纬度低,热量充足,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地形以山地为主,随海拔的变化,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植物种类繁多。
三、外向型经济
6.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主。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____________工业,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型的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_____________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7.____________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_______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农业
农产品加工
出口加工
进口—加工—出口
电子工业
出口贸易
祖国大陆
精巧点拨
1. 自然地理环境对台湾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影响台湾工业分布的因素。
(1)地形:西部地区是平原,地势平坦,而中东部地区是山地。
(2)发展历史:西部地区距离祖国大陆较近,发展较早。
(3)人口分布: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4)交通:西部地区铁路密集,而且与祖国大陆仅仅隔着台湾海峡,无论是台湾岛内还是与祖国大陆之间,交通都非常便利。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①: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由福建省和台湾省共同编写的《两岸高中语文教材》在台湾出版,海峡两岸师生同诵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据此读台湾省简图(图7-4-2),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北部穿过
B. 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
C. 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D. 台湾省仅包括台湾岛和钓鱼岛
B
2. 两岸交流的基础有( )
①文化同脉 ②民族同根 ③陆地相连 ④语言相通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以上节选自诗人余光中的诗篇《乡愁》。据此,完成3~4题。
3. “海峡”是指( )
A. 朝鲜海峡 B. 琼州海峡 C. 台湾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C
4. “大陆在那头”,位于祖国大陆且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 海南省 B. 江西省 C. 河南省 D. 福建省
5. 台湾省绝大部分居民的祖籍为( )
A. 鲁、皖 B. 琼、桂 C. 浙、苏 D. 粤、闽
D
D
知识点②:美丽富饶的宝岛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台湾省的兰屿,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据此读台湾岛和海南岛示意图及“地窖式”民居景观图(图7-4-3),完成6~7题。
6. 兰屿岛上“地窖式”民居防御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 地震 B. 寒潮 C. 旱灾 D. 台风
7. 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比台湾岛产量大、质量优,主要原因是海南岛( )
①纬度低,热量丰富 ②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候面积大 ④火山灰土壤肥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D
C
8. 图7-4-4是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示意图,下列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东方甜岛——甘蔗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B. 海上米仓——水稻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C. 水果之乡——以温带气候为主
D. 植物王国——树种单一,覆盖率高
B
9. 台湾高山茶是相对“平地茶”的统称,以海拔1 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乌龙茶为主,在台湾多地都有生产。高山茶能在台湾岛内实现多地生产,说明了台湾( )
红壤广布 B. 岛内多山
C. 气候条件优越 D. 降水丰富
B
10. 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主要原因是( )
地质历史漫长,林木演化缓慢
B. 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分布不均
C. 人口素质较高,重视保护环境
D. 地处热带、亚热带,山地垂直变化明显
D
知识点③:外向型经济
11. 下列叙述中,属于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的有( )
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 ②海岛多优良港湾 ③大量吸收外国资本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⑤本岛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⑥本岛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A
12.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的经济命脉,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香港和澳门 B. 美国和日本
C. 欧洲西部和东南亚 D. 祖国大陆
13. 目前,台湾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
利用肥沃的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 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 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D. 吸收外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D
C
14. 与香港和澳门相比,台湾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
A. 山地面积约占2/3 B. 国际金融中心
C. 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 D. 交通发达
15. 2019年3月,来自高雄的首批货物通过海运从台湾运至福建厦门,再搭乘中欧(厦门)班列发往莫斯科,标志着中国台湾至俄罗斯这条新物流线路顺利开通。台湾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莫斯科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 铁矿石 B. 汽车零件 C. 小麦 D. 煤和石油
C
B
二、综合题
16. 读图7-4-5和图7-4-6,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海峡;B:________海;C:________海;
D:________洋;E:________省;F:________山脉;
①________市;②________市。
台湾
东
南
太平
福建
台湾
台北
高雄
(2)下列四幅图,正确表示台湾岛地形特点的等高线地形图是( )
B
(3)游客能游览的台湾风景名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接触到的当地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4)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如语言、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根据所学知识,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日月潭
阿里山
高山
台湾省的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主要是明清以来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台湾省和福建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台湾省和福建省在语言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5)甘蔗为喜温、喜光、喜肥、需水量大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台湾被称为“东方甜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台湾岛甘蔗的主要分布区及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分布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北纬24°以南地区)。
有利自然条件: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位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素养提升
阿里山是台湾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以东75千米,海拔2 216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之一。阿里山年平均气温为10.6 ℃,夏季平均气温14.3 ℃,冬季平均气温6.4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西靠嘉南平原,北至云林县、南投县,南接高雄市、台南市,总面积约1 400公顷。阿里山森林铁路是世界少有的高山铁路。随着火车爬升,乘客可以欣赏到热、暖、温带等不同植被景观与美丽的山脉、溪谷。图7-4-7是阿里山森林铁路景观图。
在台湾阿里山风景区旅游时,游客应注意防范哪些旅游安全问题?
阿里山风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在此游览应注意防范山上的滚石、朽木;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高林密,应防止迷路,防止毒虫叮咬;应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暴雨、山洪暴发、雷电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