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知识点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就生物本身来讲,生物能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在于( )
A.生物能过度繁殖
B.生物能产生变异
C.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2.(易错题)在工业污染区,造成深色桦尺蛾成为常见类型的原因是( )
A.工业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色
B.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
C.为适应环境,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
D.外界环境对桦尺蛾的体色做出了选择
B
D
3.现有红、黄、绿、蓝等颜色的纸片共100片,若用蓝色的布料作背景布,经过“捕食者”几次捕食后,剩下的纸片大部分是(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4.枯叶蝶形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生存斗争的结果
C.其祖先努力适应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D
A
知识点 自然选择学说
5.冬天的雷鸟羽毛颜色和雪地颜色很相似,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这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雪把羽毛染白的结果
D.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B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目前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自然选择 B.用进废退
C.人工选择 D.大量繁殖
7.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
B.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等有限
C.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
D.有些变异是有利的,有些变异是不利的
A
B
8.(辽阳中考)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D.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
A
9.(教材P67第2题变式题)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②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③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
④抗药性害虫的出现说明自然选择的过程很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10.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
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练出来的
D.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
C
11.森林中,蛾的体色有棕色、灰色、白色等。由于某种原因,树干被染成灰白色,长期自然选择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数量发生变化。下列选项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的是( )
D
12.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昆虫少,无翅或残翅昆虫却很多,其原因错误的是( )
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翅昆虫大量迁出
C.长翅昆虫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D.无翅或残翅昆虫不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13.(长沙中考)一种生活在浅海的章鱼,能根据周围环境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形状。关于章鱼的这种伪装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有利于章鱼躲避敌害
D.有利于章鱼获取食物
B
A
14.生物的物种既能保持基本稳定,又能不断进化发展,是因为生物具有下列哪种特性( )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现象 D.具有一定的结构
15.(青岛中考)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D
16.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17.(原创题)2020年7月的最新分析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开始进化,突变株传染力提高了数倍。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类型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新型冠状病毒有多种类型,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新型冠状病毒为了抵抗人类的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
D
18.某地山清水秀,可是后来因燃烧生煤,导致空气污染。小东同学在附近森林调查某种蛾类的群体数量,下表是第一年到第五年的调查结果。由表中数据进行推论并用实验法进行证明,请你帮小东同学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一个值得探究且最为合理的问题( )
A.黑色蛾是否更容易被天敌发现
B.演化的过程对于白色蛾的生存是否更为不利
C.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种体色的蛾是否同时存在
D.白色蛾遇到危险后其体色是否会变成黑色
B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黑色蛾(只) 4 300 4 900 4 980 5 530 6 050
白色蛾(只) 700 720 500 420 400
19.(开封中考)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可能是( )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
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
C
20.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撒在蓝色的布上,小组同学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小纸片,一段时间后停止,统计布上剩余各色小纸片的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这个模拟实验中,蓝颜色的布相当于生物的“生活环境”,同学模拟的是“捕食者”,小纸片是“猎物”
B.“捕食者”的捕食使“猎物”产生了不同体色的变异
C.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动物不易被发现,对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十分有利
D.经过“捕食者”若干次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蓝色
B
21.全组同学共同参与完成了“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实验,请同学们根据探究的整个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组长在桌子上面展开一张彩色纸,这张彩色纸代表生物的___________,在彩纸上放上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小纸片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代表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与彩色纸颜色反差越_____的小纸片越容易被拿走,与彩色纸颜色_________的小纸片则容易被保留下来。
(3)通过该探究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___不断进化。
生活环境
不同体色的动物
捕食者
大
接近
在自然界中,动物保护色的形成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
22.(巴中中考)观察下图,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并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古代鹿群中存在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有的脖子比较长,有的脖子比较短,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的特性,且一般是可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到了_____作用。
(4)现在的长颈鹿的形态是通过长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不断积累形成的。
变异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选择
自然选择
有利变异
23.达尔文在南美加帕戈哥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生龟类,其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南美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来的。请用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
(1)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微小变异,为大陆龟的进化提供了不定向的_____________。
(2)在不同岛屿的特定条件下,龟类与环境间存在的___________,是不同岛屿上龟类进化的动力。
原始材料
生存斗争
(3)不同岛屿的特定环境的__________作用,保留了有利变异的个体,并决定了龟类的进化方向。
(4)有利变异通过__________作用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上述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具有显著变异的不同种群。
定向选择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