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数学冲刺专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高考数学冲刺专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7 07:31: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高考数学冲刺专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单选题
1.(2021·湖南·高考真题)已知集合,,且( )
A. B.
C. D.
2.(2021·江苏·高考真题)已知集合,,若,则的值是( )
A.-2 B.-1 C.0 D.1
3.(2021·天津·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4.(2021·天津·高考真题)已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1·全国·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6.(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那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8.(2021·浙江·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9.(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设集合,则( )
A. B. C. D.
10.(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11.(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非零向量,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2.(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设甲:,乙: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13.(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设集合,则( )
A. B.
C. D.
14.(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15.(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命题﹔命题﹐,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B. C. D.
16.(2021·全国·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17.(2020·浙江·高考真题)设集合S,T,SN*,TN*,S,T中至少有两个元素,且S,T满足:
①对于任意x,yS,若x≠y,都有xyT
②对于任意x,yT,若x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S有4个元素,则S∪T有7个元素
B.若S有4个元素,则S∪T有6个元素
C.若S有3个元素,则S∪T有5个元素
D.若S有3个元素,则S∪T有4个元素
18.(2020·天津·高考真题)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9.(2022·上海·高考真题)已知,,则________
20.(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设有下列四个命题:
p1: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
p2:过空间中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p3:若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p4: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α,则m⊥l.
则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①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高考数学冲刺专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单选题
1.(2021·湖南·高考真题)已知集合,,且(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直接进行交集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集合,
所以,
故选:A.
2.(2021·江苏·高考真题)已知集合,,若,则的值是( )
A.-2 B.-1 C.0 D.1
【答案】B
【解析】根据集合N和并集,分别讨论a的值,再验证即可.
【详解】因为,若,经验证不满足题意;
若,经验证满足题意.
所以.
故选:B.
3.(2021·天津·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即可求出.
【详解】,
,.
故选:C.
4.(2021·天津·高考真题)已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若,则,故充分性成立;
若,则或,推不出,故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5.(2021·全国·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交集、补集的定义可求.
【详解】由题设可得,故,
故选:B.
6.(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那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利用两者之间的推出关系可判断两者之间的条件关系.
【详解】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在上的最大值为,
若在上的最大值为,
比如,
但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
故在上的最大值为推不出在上单调递增,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在上的最大值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7.(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结合题意利用并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
故选:B.
8.(2021·浙江·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结合交集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由交集的定义结合题意可得:.
故选:D.
9.(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求出集合后可求.
【详解】,故,
故选:B.
10.(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可得,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任取,则,其中,所以,,故,
因此,.
故选:C.
11.(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非零向量,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考虑两者之间的推出关系后可得两者之间的条件关系.
【详解】如图所示,,当时,与垂直,,所以成立,此时,
∴不是的充分条件,
当时,,∴,∴成立,
∴是的必要条件,
综上,“”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12.(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设甲:,乙: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当时,通过举反例说明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当是递增数列时,必有成立即可说明成立,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由题,当数列为时,满足,
但是不是递增数列,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若是递增数列,则必有成立,若不成立,则会出现一正一负的情况,是矛盾的,则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故选:B.
【点评】在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举反例说明,但是在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给予其证明过程.
13.(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交集定义运算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属基础题,在高考中要求不高,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基本概念即可求解.
14.(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首先进行并集运算,然后进行补集运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则.
故选:A.
15.(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命题﹔命题﹐,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正弦函数的有界性确定命题的真假性,由指数函数的知识确定命题的真假性,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由于,所以命题为真命题;
由于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所以命题为真命题;
所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
故选:A.
16.(2021·全国·高考真题)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利用交集的定义可求.
【详解】由题设有,
故选:B .
17.(2020·浙江·高考真题)设集合S,T,SN*,TN*,S,T中至少有两个元素,且S,T满足:
①对于任意x,yS,若x≠y,都有xyT
②对于任意x,yT,若x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S有4个元素,则S∪T有7个元素
B.若S有4个元素,则S∪T有6个元素
C.若S有3个元素,则S∪T有5个元素
D.若S有3个元素,则S∪T有4个元素
【答案】A
【解析】分别给出具体的集合S和集合T,利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然后证明剩余选项的正确性即可.
【详解】首先利用排除法:
若取,则,此时,包含4个元素,排除选项 C;
若取,则,此时,包含5个元素,排除选项D;
若取,则,此时,包含7个元素,排除选项B;
下面来说明选项A的正确性:
设集合,且,,
则,且,则,
同理,,,,,
若,则,则,故即,
又,故,所以,
故,此时,故,矛盾,舍.
若,则,故即,
又,故,所以,
故,此时.
若, 则,故,故,
即,故,
此时即中有7个元素.
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考查的还是基础数学知识,所以说“新题”不一定是“难题”,掌握好三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制胜法宝.
18.(2020·天津·高考真题)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首先求解二次不等式,然后结合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充分性和必要性是否成立即可.
【详解】求解二次不等式可得:或,
据此可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判定,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
19.(2022·上海·高考真题)已知,,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集合交集的定义可得解.
【详解】由,
根据集合交集的定义,.
故答案为:
20.(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设有下列四个命题:
p1: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
p2:过空间中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p3:若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p4: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α,则m⊥l.
则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①②③④
【答案】①③④
【解析】利用两交线直线确定一个平面可判断命题的真假;利用三点共线可判断命题的真假;利用异面直线可判断命题的真假,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命题的真假.再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可得出结论.
【详解】对于命题,可设与相交,这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为;
若与相交,则交点在平面内,
同理,与的交点也在平面内,
所以,,即,命题为真命题;
对于命题,若三点共线,则过这三个点的平面有无数个,
命题为假命题;
对于命题,空间中两条直线相交、平行或异面,
命题为假命题;
对于命题,若直线平面,
则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直线平面,直线直线,
命题为真命题.
综上可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为真命题.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同时也考查了空间中线面关系有关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