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高考数学冲刺专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单选题
1.如图,上海海关大楼的上面可以看作一个正四棱柱,四个侧面有四个时钟,则相邻两个时钟的时针从0时转到12时(含0时不含12时)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垂直( )次
A. B. C. D.
2.设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3.若圆锥的轴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它的底面积与侧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4.两个圆锥的底面是一个球的同一截面,顶点均在球面上,若球的体积为,两个圆锥的高之比为,则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为( )
A. B. C. D.
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果.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道位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轨道高度为(轨道高度是指卫星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将地球看作是一个球心为O,半径r为的球,其上点A的纬度是指与赤道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地球表面上能直接观测到一颗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点的纬度最大值为,记卫星信号覆盖地球表面的表面积为(单位:),则S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约为( )
A.26% B.34% C.42% D.50%
6.正四棱台的上 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2,4,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B. C. D.
7.某一时间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称为这个时段的降雨量(单位:).24h降雨量的等级划分如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小组自制了一个底面直径为200 mm,高为300 mm的圆锥形雨量器.若一次降雨过程中,该雨量器收集的24h的雨水高度是150 mm(如图所示),则这24h降雨量的等级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8.如图已知正方体,M,N分别是,的中点,则( )
A.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平面
B.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平面
C.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平面
D.直线与直线异面,直线平面
二、多选题
9.如图,在正方体中,O为底面的中心,P为所在棱的中点,M,N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的是( )
A. B.
C. D.
10.在正三棱柱中,,点满足,其中,,则( )
A.当时,的周长为定值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
三、双空题
11.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
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
四、填空题
13.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14.以图①为正视图,在图②③④⑤中选两个分别作为侧视图和俯视图,组成某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则所选侧视图和俯视图的编号依次为_________(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组答案即可).
1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则三棱锥A-NM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16.如图,在圆柱中,底面半径为,为圆柱的母线.
(1)若,为的中点,求直线与底面的夹角大小;
(2)若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求该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17.如图,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矩形,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平面ACE;
(2)设,,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求四棱锥的体积.
18.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
(I)求证:平面;
(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III)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19.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若.
(1)证明:平面平面;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20.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E,F分别为和的中点,D为棱上的点.
(1)证明:;
(2)当为何值时,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高考数学冲刺专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单选题
1.如图,上海海关大楼的上面可以看作一个正四棱柱,四个侧面有四个时钟,则相邻两个时钟的时针从0时转到12时(含0时不含12时)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垂直( )次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正四棱柱相邻侧面的线线关系即可判断.
【详解】当时针在3时或9时相互垂直,0时或6时时针平行,其它时间时针所在直线异面但不垂直,所以能够垂直2次.
故选:B.
2.设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解析】根据线面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举反例判断B、C;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进而可得正确选项.
【详解】对于A:若,,则或,故选项A不正确;
对于B:如图平面为平面,平面为平面,直线为,直线为,满足,,,但与相交,故选项B不正确;
对于C:如图在正方体中,平面为平面,平面为平面,直线为,直线为,满足,,,则,故选项C不正确;
对于D:若,,可得或,若,因为,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若,可过作平面与相交,则交线在平面内,且交线与平行,由可得交线与垂直,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3.若圆锥的轴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它的底面积与侧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作图,由轴截面得出母线与底面圆半径的等量关系,再套公式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作图,
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高为 ,母线长为 .
若圆锥的轴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有,.
该圆锥的底面积与侧面积比值为.
故选:C.
4.两个圆锥的底面是一个球的同一截面,顶点均在球面上,若球的体积为,两个圆锥的高之比为,则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作出图形,计算球体的半径,可计算得出两圆锥的高,利用三角形相似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圆半径,再利用锥体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两个圆锥的底面圆圆心为点,
设圆锥和圆锥的高之比为,即,
设球的半径为,则,可得,所以,,
所以,,,
,则,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
因此,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为.
故选:B.
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果.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道位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轨道高度为(轨道高度是指卫星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将地球看作是一个球心为O,半径r为的球,其上点A的纬度是指与赤道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地球表面上能直接观测到一颗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点的纬度最大值为,记卫星信号覆盖地球表面的表面积为(单位:),则S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约为( )
A.26% B.34% C.42% D.50%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结合所给的表面积公式和球的表面积公式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S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约为:
.
故选:C.
6.正四棱台的上 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2,4,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四棱台的几何特征算出该几何体的高及上下底面面积,再由棱台的体积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作出图形,连接该正四棱台上下底面的中心,如图,
因为该四棱台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4,侧棱长为2,
所以该棱台的高,
下底面面积,上底面面积,
所以该棱台的体积.
故选:D.
7.某一时间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称为这个时段的降雨量(单位:).24h降雨量的等级划分如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小组自制了一个底面直径为200 mm,高为300 mm的圆锥形雨量器.若一次降雨过程中,该雨量器收集的24h的雨水高度是150 mm(如图所示),则这24h降雨量的等级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B
【解析】计算出圆锥体积,除以圆面的面积即可得降雨量,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一个半径为的圆面内的降雨充满一个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锥,
所以积水厚度,属于中雨.
故选:B.
8.如图已知正方体,M,N分别是,的中点,则( )
A.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平面
B.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平面
C.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平面
D.直线与直线异面,直线平面
【答案】A
【解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平面,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连,在正方体中,
M是的中点,所以为中点,
又N是的中点,所以,
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不垂直,所以不垂直
则不垂直平面,所以选项B,D不正确;
在正方体中,,
平面,所以,
,所以平面,
平面,所以,
且直线是异面直线,
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关键点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条棱平行或垂直,同一个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体的对角线与面的对角线是相交但不垂直或异面垂直关系.
二、多选题
9.如图,在正方体中,O为底面的中心,P为所在棱的中点,M,N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的是(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C的正误,平移直线构造所考虑的线线角后可判断AD的正误.
【详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对于A,如图(1)所示,连接,则,
故(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在直角三角形,,,故,
故不成立,故A错误.
对于B,如图(2)所示,取的中点为,连接,,则,,
由正方体可得平面,而平面,
故,而,故平面,
又平面,,而,
所以平面,而平面,故,故B正确.
对于C,如图(3),连接,则,由B的判断可得,
故,故C正确.
对于D,如图(4),取的中点,的中点,连接,
则,
因为,故,故,
所以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故,,
,,故不是直角,
故不垂直,故D错误.
故选:BC.
10.在正三棱柱中,,点满足,其中,,则( )
A.当时,的周长为定值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
【答案】BD
【解析】对于A,由于等价向量关系,联系到一个三角形内,进而确定点的坐标;
对于B,将点的运动轨迹考虑到一个三角形内,确定路线,进而考虑体积是否为定值;
对于C,考虑借助向量的平移将点轨迹确定,进而考虑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来求解点的个数;
对于D,考虑借助向量的平移将点轨迹确定,进而考虑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来求解点的个数.
【详解】
易知,点在矩形内部(含边界).
对于A,当时,,即此时线段,周长不是定值,故A错误;
对于B,当时,,故此时点轨迹为线段,而,平面,则有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其体积为定值,故B正确.
对于C,当时,,取,中点分别为,,则,所以点轨迹为线段,不妨建系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所以或.故均满足,故C错误;
对于D,当时,,取,中点为.,所以点轨迹为线段.设,因为,所以,,所以,此时与重合,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等价替换,关键之处在于所求点的坐标放在三角形内.
三、双空题
11.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
【答案】 共26个面. 棱长为.
【解析】第一问可按题目数出来,第二问需在正方体中简单还原出物体位置,利用对称性,平面几何解决.
【详解】由图可知第一层与第三层各有9个面,计18个面,第二层共有8个面,所以该半正多面体共有个面.
如图,设该半正多面体的棱长为,则,延长与交于点,延长交正方体棱于,由半正多面体对称性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即该半正多面体棱长为.
【点评】本题立意新颖,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物体位置还原是关键,遇到新题别慌乱,题目其实很简单,稳中求胜是关键.立体几何平面化,无论多难都不怕,强大空间想象能力,快速还原图形.
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
【答案】 80 ; 40.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 ,.
三视图.
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四、填空题
13.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高,进一步求出母线长,最终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
∴
∴
∴.
故答案为:.
14.以图①为正视图,在图②③④⑤中选两个分别作为侧视图和俯视图,组成某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则所选侧视图和俯视图的编号依次为_________(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组答案即可).
【答案】③④(答案不唯一)
【解析】由题意结合所给的图形确定一组三视图的组合即可.
【详解】选择侧视图为③,俯视图为④,
如图所示,长方体中,,
分别为棱的中点,
则正视图①,侧视图③,俯视图④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锥.
故答案为:③④.
【点评】三视图问题解决的关键之处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1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则三棱锥A-NM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利用计算即可.
【详解】
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N分别为BB1、AB的中点
所以
故答案为:
【点评】在求解三棱锥的体积时,要注意观察图形的特点,看把哪个当成顶点好计算一些.
五、解答题
16.如图,在圆柱中,底面半径为,为圆柱的母线.
(1)若,为的中点,求直线与底面的夹角大小;
(2)若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求该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答案】(1);
(2)侧面积,体积.
【解析】(1)分析可知直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求出,即可得解;
(2)求出圆柱的母线长,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1)
解:因为与圆柱的上底面垂直,则直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易知,在中,,,
故,故直线与底面的夹角大小为.
(2)
解:若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则,
故圆柱的侧面积为,体积为.
17.如图,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矩形,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平面ACE;
(2)设,,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求四棱锥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 连接交于点,连接,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知,结合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明平面.
(2)由题意可知,再运用锥体体积公式可求得四棱锥的体积.
【详解】(1)连接交于点,连接. 在中,因为,
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则平面.
(2)因为平面ABCD,所以就是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所以,
又,,所以,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18.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
(I)求证:平面;
(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III)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答案】(I)证明见解析;(II);(III).
【解析】(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及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证明,即可得证;
(II)求出,由运算即可得解;
(III)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I)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因为E为棱BC的中点,F为棱CD的中点,所以,,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令,则,
因为,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II)由(1)得,,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则;
(III)由正方体的特征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9.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若.
(1)证明:平面平面;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取的中点为,连接,可证平面,从而得到面面.
(2)在平面内,过作,交于,则,建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平面的法向量后可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详解】
(1)取的中点为,连接.
因为,,则,
而,故.
在正方形中,因为,故,故,
因为,故,故为直角三角形且,
因为,故平面,
因为平面,故平面平面.
(2)在平面内,过作,交于,则,
结合(1)中的平面,故可建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
则,故.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取,则,
故.
而平面的法向量为,故.
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故其余弦值为.
20.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E,F分别为和的中点,D为棱上的点.
(1)证明:;
(2)当为何值时,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方法二:通过已知条件,确定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证明线线垂直;
(2)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最大,进而可以确定出答案;
【详解】(1)[方法一]:几何法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平面.又因为,构造正方体,如图所示,
过E作的平行线分别与交于其中点,连接,
因为E,F分别为和的中点,所以是BC的中点,
易证,则.
又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平面.
又因为平面,所以.
[方法二] 【最优解】:向量法
因为三棱柱是直三棱柱,底面,
,,,又,平面.所以两两垂直.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
由题设().
因为,
所以,所以.
[方法三]:因为,,所以,故,,所以,所以.
(2)[方法一]【最优解】:向量法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即.
令,则
因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设平面与平面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则.
当时,取最小值为,
此时取最大值为.
所以,此时.
[方法二] :几何法
如图所示,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S,联结交于点T,则平面平面.
作,垂足为H,因为平面,联结,则为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过作交于点G.
由得.
又,即,所以.
又,即,所以.
所以.
则,
所以,当时,.
[方法三]:投影法
如图,联结,
在平面的投影为,记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设,在中,.
在中,,过D作的平行线交于点Q.
在中,.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当,即,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最小值为.
【整体点评】
第一问,方法一为常规方法,不过这道题常规方法较为复杂,方法二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求解是最简单,也是最优解;方法三利用空间向量加减法则及数量积的定义运算进行证明不常用,不过这道题用这种方法过程也很简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第二问: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最常规的方法,也是最优方法;方法二:利用空间线面关系找到,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并求出其正弦值的最小值,不是很容易找到;方法三:利用面在面上的投影三角形的面积与面积之比即为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求出余弦值的最小值,进而求出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非常好的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