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情为景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情为景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17: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都是苹果
为什么有不同的画风?
观者
苹果
化情为景
——散文如何写景(三)
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刘健
路旁有一棵橡树。它大概比树林里的桦树老九倍,大九倍,高一倍。这是一棵巨大的、两人合抱的橡树,有些树枝显然折断了很久,破裂的树皮上带着一些老伤痕。它像一个老迈的、粗暴的、傲慢的怪物,站在带笑的桦树之间,伸开着巨大的、丑陋的、不对称的、有瘤的手臂和手指。只有这棵橡树,它不愿受春天的蛊惑,不愿看见春天和太阳。
老橡树完全变了样子,撑开帐幕般的多汁的暗绿色的枝叶,在夕阳的余辉下轻轻地摆动着,昂然地矗立着。既没有生节瘤的手指,也没有瘢痕,又没有老年的不满与苦闷——什么都看不见了。从粗糙的、百年的树皮里,长出了一片片没有树干的多汁的幼嫩的叶子,使人不能相信这棵老树会长出这样的树叶。




《荷塘月色》能否改成《我与荷塘》?
《我与地坛》能否改成《地坛风景》?
荷塘: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地坛: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荷塘月色》为何景中“无我”?
《我与地坛》为何处处“有我”?
《荷塘月色》为何多用比喻?
《我与地坛》为何多用拟人?
无我
有我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大量使用拟人来描绘地坛的景象
物 境 意 境
描绘景物 景物特征
蜂儿、蚂蚁、瓢虫、蝉蜕 地坛 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竞相生长。
荒芜但并不衰败。
物我一体
物 境 意 境 情 境
描绘景物 景物特征 情感特征
蜂儿、蚂蚁、瓢虫、蝉蜕 地坛 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竞相生长。 荒芜但并不衰败。 思考 体悟
自我救赎
大量使用比喻来描绘荷塘的景象
物 境 意 境
描绘的景物(/本体) 景物特征(/喻体)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月光、荷叶、荷花、青雾、淡云、灌木影、柳影;树色、远山、路灯光、蝉声蛙声 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渺茫的歌声、闪电、波痕;流水、牛乳、笼着轻纱的梦、鬼、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烟雾、渴睡人的眼、(无)

“物”“我”关系
有我与无我






尖锐痛苦
无可遁逃
深哀浅貌
短语长情
物我对立
情 境 意 境
颇不宁静 优美
宁静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述怀
自寄一封书
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
寸心亦何有
如何用比喻来描绘荷塘的景象?
物 境 意 境
描绘的景物(/本体) 景物特征(/喻体)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月光、荷叶、荷花、青雾、淡云、灌木影、柳影;树色、远山、路灯光、蝉声蛙声 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渺茫的歌声、闪电、波痕;流水、牛乳、笼着轻纱的梦、鬼、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烟雾、渴睡人的眼、(无)
优美
宁静
作者为何最后才写蝉声蛙声?
作者为何一定要写蝉声蛙声?
作者为何忽然想起江南的事来?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1.自然界或社会。
2.境地,境界。
在清静的荷塘里,作者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终究抵不过现实,于是又借着千年的古诗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在虚拟的“热闹”中停留不了片刻,就重新回到了家门,回到了现实。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情”“景”关系
追求文学张力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大量使用比喻来描绘荷塘的景象
物 境 意 境
描绘的景物(/本体) 景物特征(/喻体)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月光、荷叶、荷花、青雾、淡云、灌木影、柳影;树色、远山、路灯光、蝉声蛙声 舞女的裙、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渺茫的歌声、闪电、波痕;流水、牛乳、笼着轻纱的梦、鬼、梵婀玲的名曲;
烟雾、渴睡人的眼、(无)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峭楞楞如鬼一般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
……朱自清散文里的意象,除了好用明喻而趋于浅显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好用女性意象。前引《荷塘月色》的一二两句里,便有两个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女性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舞女的裙”一类的意象对今日读者的想象,恐怕只有负效果了吧。“美人出浴”的意象尤其糟,简直令人联想到月份牌、广告画之类的俗艳场面;至于说白莲又像明珠,又像星,又像出浴的美人,则不但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三种形象都太俗滥,得来似太轻易。用喻草率,又不能发挥主题的含意,这样的譬喻只是一种装饰而已。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文”“质”关系
语言与内容
创作图式
观察世界
形成经验
抓取特征
开始创作
读解图式
物我关系
情景关系
文质关系
虚构与现实
历史与当下
……
观察世界
形成经验
披文入景
缘景明情
视听的色与香满足不了五感纤细多敏的人,只有黑白二元的文字才拥有无限可能,去穿透他们心灵,拨动最隐秘的琴弦。


尝试创作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