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18:08: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初中语文课件
部编版 八年级
石 壕 吏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并通过熟读后达到背诵。
2把握词义,进而对此诗句意的理解。(重点)
3逐层分析,归纳段落大意,并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
4对老妇人、官吏、作者的评价。(难点)
作者简介
杜甫,字 ,唐代伟大的 诗人,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 ”,著有《 》。
子美
现实主义
诗史
少陵野老
杜工部
杜工部集
诗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听读诗歌
杜甫
听准字音
听出节奏
听出感情
听读课文
暮投石壕( )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老妪(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 )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háo


shù
qún
yìng


读准字音
石壕吏
初读课文
写作背景
“三吏”是
“三别”是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再读课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译读诗歌
投:投宿
逾:越过
一何:多么
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新:最近
偷生: 苟且活着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应: 应征
犹得: 还能够
幽咽: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走:跑,逃跑
男:儿子
戍:防守
附书:捎信
请从:请允许跟从
前途:前去的路
无完裙: 没有完整的衣服。裙, 这里泛指衣服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有差役在趁夜抓壮丁。老翁吓得翻墙逃跑了,老妇赶忙出门察看。
差役的叫嚷是多么暴怒!老妇哭得又是多么悲苦!
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话:“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幸存的暂且苟且的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的完结了。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怜)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您让我跟您连夜归营,赶快去应征河阳的兵役,还能来得及给军营准备早饭呢。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我好像听到有人低声的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理解课文
理清结构
把握文章结构
发展
结局
高潮
第一段:投石壕村
开端
第二段:老妇苦述
第三段:老妇应役
第四段:作别老翁
赏析感悟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地点 ——石壕村
*时间——夜
*事件——吏夜捉人(暗示捉人经常发生、手段狠毒)
*人物——诗人、吏、老翁、老妇
归纳:故事的开端。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捉人。
第一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呼——怒
蛮横、如狼似虎
啼——苦
悲伤无奈
一何
程度
归纳:故事的发展。既交代了矛盾的双方(吏——妇),也简练的描写了双方的神态、情形,官吏紧紧逼迫,老妇痛苦无奈诉苦。

第二段
赏析感悟
诗人听到老妇诉苦:
①丧子之苦
②困窘之苦
③应征之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希望博得同情
希望高抬贵手
挺身而出,让官兵不再纠缠
归纳:故事的高潮。老妇人掩护家人与官吏周旋。暗示“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表现了诗人对疾苦人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
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第三段
战争惨烈
家境困难
自请服役
赏析感悟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官兵捉人的时间比较长。
老妇人的家人伤心哭泣
诗人与老翁别离,踏上远方的路。
归纳: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人被抓走服役,说明管吏之狠毒,连一个老太婆也不放过。
第四段
总结:
这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庭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了官吏的蛮横残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背诵诗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杜甫
思考研讨
1、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有吏夜捉人
四个人,四件事。
2、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3、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
听妇前致词
4、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兵役之苛酷
及战争之惨烈。
合作讨论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3、为什么“捉人”是在“夜晚”?
4、最终抓到人没有?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时间:晚上 地点:老妇人家里(百姓) 事件:官吏抓壮丁。
老妇人和官吏。
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
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6、思考妇人交代的内容,可分几层意思?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9、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有吏夜捉人”。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听妇之苦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丧子之苦
------困窘之苦
------应征之苦
插上想象的翅膀:
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观吏之怒
拓展延伸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汝家有男丁否
尚有他人否
内室是何人
一定还有人!
还有他人否
思考:诗中的老妇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①聪明机智。提出要自己和差吏去军营,避免了孙子、儿媳、老翁受到伤害;
②勇于献身。不让老翁去,而是自己前往。
总之,这位老妇人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一个缩影,她身上具有聪慧、善良、无私的宝贵品质。
拓展延伸
1.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善良、凄苦、机智、有胆略,爱护家人
2. 官吏又怎样?
.凶狠、蛮横无理、没有同情心
3.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怎样?
.对战争的厌恶,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察作者之情
在这苦难的现场,诗人做了些什么?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听。体现在“听妇前致词、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拓展延伸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主题
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批判了封建统治的残酷,表露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拓展延伸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
作者耳闻目睹了石壕吏捉人的全过程,但他始终却做了一个旁观者,你如何评价
总结课文
这是一首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庭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了官吏的蛮横残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的风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的深切同情,从中我们也看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作业布置
作业——
1、默写全诗。
2、练笔:把本诗改写成一则故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