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小学美术岭南版 第五册
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分析:本课由画家作品和学生作品两个部分组成。呈现方式是以巨人和小矮人两个对比强烈的对象,来表达夸张的视觉效果,学生从中学会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达到夸张的效果。从作品中寻找规律,激发学生想象、思考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象力。2、能用夸张对比与组合的手法表现童话故事。3、能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重点难点 重点:扩大想象的空间,增大奇思妙想的力度。。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的变大或变小。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照片、photoshop、ppt。学生:油画棒、油性笔、画纸。
教 学 过 程
步骤 学习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多媒体技术手段 设计意图
组 织 教 学 创 设 情 境 以一个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 讲述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森林里生活着一个大巨人和一个小矮人,一天,大巨人和小矮人相遇了,他们互相邀请了对方到自己的家做客,结果…… 听故事,思考巨人和小矮人各自遇到了什么问题 播放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情节图片 激发创作兴致,营造课堂氛围
探 索 与 发 现 以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 设问1:假如我们也变成了巨人或者小矮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后进行分享 学生分组,巨人组和小矮人组。巨人手环或者小矮人手环的区分 播放PPT 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
感 受 与 体 验 以直观的图片给予学生观察、发现,思考、分享。 设问2:如何在画面中体现出巨人和小矮人的区别。 1、分享看到了自己“变成”巨人或者小矮人的感受。2、分析对比的手法和夸张的手法。 运用photoshop展示学生在不同场景的效果。 让学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自己变成了巨人和小矮人的场景。
欣 赏 与 想 象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巨人、小矮人的绘本作品,继而欣赏由学生创作的作品。 与学生一同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指出作品的奇妙之处以及如何能达到这种绘画效果。 学生创作期间拍摄作品,展示指导,及时纠正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时也鼓励值得学习的创作技法。 想像是无处不在的,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创作的灵感。今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五彩斑斓、生动有趣的画。
学生创作
展 示 与 评 价 1、作业展示2、课堂点评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小组及个人作品进行优缺点评价。 个别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想法表述出来。 手机出示作品,屏幕显示 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及时纠正学生在作品中出现的问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