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王楼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文科考生需做附加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 犄(j?)角 濒(bīn)临 粗糙(cāo) 不可估量(liáng)B. 胸脯(pú) 菲(fěi)薄 镂(lòu)刻 义愤填膺(yīng)C. 菁(jīng)华 掰(bān)开 蜕(tuì)变 优胜劣(liè)汰D. 缭(liáo)绕 逻辑(ji) 祈(q?)祷 恻(cè)隐之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是有点骇人听闻了, 表面看起来似乎句句有道理,其实不符合自然规律。B. 刘翔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110米栏决赛中获得冠军,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安之若素,没有显示出异常兴奋的神情。C.政客借实力而雄踞于政坛之上,军人又借这些名流政客称霸于一时,皆能纵横捭阖,各成一尊。D. 上个月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先生到我校讲学,在报告厅里,李先生大放厥词,全校师生都沉浸在他营造的文学氛围中。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面对需要整顿的全新世界,人类必须吸收古代留下来的全部力量来构筑未来,奥林匹克精神正是这种力量之一。B. 在这之前我一直犹豫是否用这个故事作这期节目的开篇,因为它实在有些残酷甚至令人伤感。C.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会激励很多青少年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以及对于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D. 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4.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完整,要求句式相似,内容相应(4分)
青春是一首歌,它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 ;青春是一面旗, ; , 。
5、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性评价的礼仪文稿。它既可以阐述人物的事件,也可以赞美人物的精神。
在以“真、善、美”为主题的颁奖典礼上请你尝试为《巴黎圣母院》中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撰写一段颁奖词。(50个字左右)(5分)颁奖词: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也。少好学,善属文。广顺初,举进士高第,其为文章,以辞多自喜。常次历代有国废兴治乱之迹为《运源赋》,甚详。又因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世宗闻之,遣小黄门就壁录之,览而称善,因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诰,迁翰林学士。
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相李穀,久而不用,朴以问穀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穀曰:“非不知其才,然载命薄,恐不能胜。”朴曰:“公为宰相,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何言命邪?”已而召拜知制诰。及为学士,居岁中病卒,年三十六。议者以穀能知人而朴能荐士。
是时,天子英武,乐延天下奇才,而尤礼文士。载与张昭、窦俨、陶穀、徐台符等俱被进用。穀居数人中,文辞最劣,尤无行。昭、俨数与论议,其文粲然,而穀徒能先意所在,以进谀取合人主,事无大小,必称美颂赞,至于广京城,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类,皆为颂以献,其辞大抵类俳优。而载以不幸早卒,论议虽不及昭、俨,而不为穀之谀也。
呜呼!作器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故曰,治国譬之于弈,知其用而置得其处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败者临棋注目,终日而劳心,使善弈者视焉,为之易置其处则胜矣。胜者所用,败者之棋也;兴国所用,亡国之臣也。世宗之时,外事征伐,攻取战胜;内修制度,议刑法,定律历,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夫乱国之君,常置愚不肖于上,而强其不能,以暴其短恶,置贤智于下,而泯没其材能,使君子、小人皆失其所,而身蹈危亡。治国之君,能置贤智于近,而置愚不肖于远,使君子、小人各适其分,而身享安荣。治乱相去虽远甚,而其所以致之者不多也,反其所置而已。呜呼,自古治君少而乱君多,况于五代,士之遇不遇者,可胜叹哉!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有删节)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得一项是(3分) ( )
士之遇不遇者,可胜叹哉 其为文章,以辞多自喜
A B
材木不可胜用也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败者临棋注目,终日而劳心 而毂徒能先意所在
C D
百病伤其体,万物劳其形 而徒感慨于其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治国之君,能置贤智于近 载以文知名一时
A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常以肃杀而为心
览而称善 治国譬之于弈
C D
固而近于费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王朴非常器重扈载,就向李穀推荐,李穀认为扈载命薄,长期未予任用,在王朴的追问下,方拜知制诰。
B. 陶穀文辞粗劣,人品很差,善于阿谀奉承,曾制作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类进献给皇帝以邀宠。
C. 作者用下棋比喻治国,知道棋子的用处并能将其放在恰当的地方就获胜,胜者所用的棋子就是败者所用。
D. 作者认为盛世和乱世虽然相去甚远,但是形成的原因并不复杂,只是改变了君子和小人的位置而已。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无乃尔是过与?(2分)
译文: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分)
译文: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译文:
(4)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3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①何处有花枝?
①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1)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 (4分)
答:
(2)清代诗评家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6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李白)
(3)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4) ,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白居易)
(5)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李商隐)
(6)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李煜)
(7) ,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晏殊)
(8)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9)时运不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腾王阁序》王勃)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腾王阁序》王勃)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2—15题
伟大的平凡
朱启平
汽车停在从巴黎去科龙贝—双教堂路上一家花店门前,我们下车选购了一盆洁白的菊花。我们此去是专程瞻仰戴高乐将军的墓地。
初次知道戴高乐将军的名字,早在抗战时期。在欧洲,希特勒突然发动西线战事,以强大的机械化部队,绕过马其诺防线,突入法国。法国军方昏庸无能,指挥失当,兵败如山倒。巴黎的政府惊惶失措,屈膝求和,在维琪成立贝当政府。半个法国被纳粹占领,另外半个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法国人民奋起反抗,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戴高乐。他当时不过是个陆军部的副部长,毅然决然,挺身而出,高举民族抗战大旗,发动“自由法国”的抵抗运动。
车窗前,远处是一座树木葱茏的小山头。翠绿之中,一个棕色的双十字架高耸入云,那是“自由法国”的徽号。戴高乐将军之墓快到了。
司机没有在小山脚下停车,而是绕向前去,直驶附近一个小村落,停在一座教堂前的小小空地上。教堂可能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建筑物,屋顶墙壁,饱经风雨,有一点败落景象。教堂周围是一个个小小的墓地,埋葬着本村的人。墓,一个挨一个,稍稍隆起地面,是石头砌的,上面竖着或者浮雕着一个十字架,墓碑上写者死者的姓名。戴高乐将军的墓在哪里呢?我们捧着菊花,沿着墓丛中的小径,缓步寻觅。
真使我惊呆了。戴高乐将军的墓,就在小径尽头,也是以石头砌的,高出地面不到半尺。在这教堂的坟场上,真正是只占了一席之地,而且是在角落里。墓前一个花瓶,插着杂色的花朵,大概是从本村中采撷来的。那白色稍带灰色的墓石,是最普通的石头,多半是用来镶马路边的。
我默默站在墓前,低头看那朴素、简单到感人肺腑的墓石,思潮澎湃,只觉得面前是一个新的境界:原来一个人的尊严、一个人的品德,是可以用这样简朴、平凡的安排来表达的!
教堂周围是几十户人家的村落,古树旧屋,没有任何修饰。这地方,离开最近的火车站有十多公里,也没有直达这里的公共汽车。谁要来,只能开车。就在我们徘徊沉思的时候,一批又一批的法国人来到墓前,默默注视着墓石,没有人谈笑,说话声音都低低的,生怕惊动了将军的安眠。这时还开来了两辆大旅游车,那显然是外国的游客。他们走路,脚步也特别轻。
离开墓地,我们驶往小山之麓,登上山顶。那双十字架,立在一片草坪上,由许多石块垒成,护以钢筋,有十多层楼高,拔地而起,直指青天,昂然独立,睥睨四野。这当然是为纪念戴高乐将军而立的,然而代表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光荣。
戴高乐将军是第五共和国的创始人。他为法国政治带来了稳定。政治上的稳定导致了经济上的发展。他排除万难,结束了对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他本人的政治生活是波涛起伏的,最后一次参加公民投票后,就不当总统了,退居科龙贝—双教堂。政府按规定对退职总统提供的费用,他分文不要;政府给他的宅邸,他拒绝迁居;他靠自己的稿费度日,还为了纪念夭折的女儿,把自己大部分的钱捐做儿童保健基金。他逝世后,戴高乐夫人住进天主教基金会办的养老院,不要政府津贴,不要儿女供养(除早亡的女儿外,戴高乐夫妇还有一子一女),不与外界往来。她已79岁高龄。当我们离开巴黎时,她因病入医院,旋即去世。
暮色苍茫中,我们驶返巴黎。我们的菊花就放在一块镌有将军姓名的石碑前。
12.戴高乐将军的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6分)
答:
13.文章两次写到双十字架,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4分)
答:
14.文中画线段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如果拟题为《戴高乐将军之墓》,与《伟大的平凡》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 ”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 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 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1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是悬着一个目标的,就是有朝一日学有所成,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位,孔子作为读书人也不例外。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伦理道德的概念,但孔子并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
孔子对于三位弟子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的理想并不赞成,而对于曾点的理想却颇为欣赏。
孔子也许有不洒脱的地方,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是智慧的,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也是够洒脱的。
17、作者认为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可用原文回答)(4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放心的承认孔子是个够格的哲学家?(6分)
答:
七、作文(70分)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
请以“与 为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A卷)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 (3分) 2、 (3分) 3、 (3分)
4.仿句:青春是一首歌,它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 ;青春是一面旗, ; , 。(4分)
5、(5分)颁奖词:(50个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 (3分) 7、 (3分) 8、 (3分)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无乃尔是过与?(2分)
译文: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分)
译文: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译文:
(4)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3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10.(1)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 (4分)
答:
(2)清代诗评家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6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李白)
(3)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4) ,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白居易)
(5)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李商隐)
(6)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李煜)
(7) ,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晏殊)
(8)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9)时运不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腾王阁序》王勃)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腾王阁序》王勃)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2.戴高乐将军的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6分)
答:
13.文章两次写到双十字架,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4分)
答:
14.画线段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如果拟题为《戴高乐将军之墓》,与《伟大的平凡》相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3分)
16、 (3分)
17、作者认为孔子的“洒脱”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可用原文回答)(5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放心的承认孔子是个够格的哲学家?(5分)
答: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B
C
A
它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它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步伐;青春是一本书,它启迪着我们智慧。(一空一分)
略(能写出艾丝美拉达真、善、美的品德,句式整齐,语言优美)
D
D
B
(1)“无乃”1分,宾语前置1分
(2)“疾、舍曰、为之、辞”四处中一处落实不到位扣一分
(3)“是、何异于、兵”一处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4)(周世宗)所任用的臣子都是五代的士子,难道(他们)在晋、汉时都是愚蠢懦弱的,但到了周代就变得智慧贤能了吗?(判断句式、反问句式、愚怯、材智)
10、(1)一方面写流莺的流转无依,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写流莺的苦苦吟唱,佳期难遇(或无人知赏)。(每点2分)
(2)运用托物寓意(或象征)的手法(2分),托流莺以自伤身世,(1分)用流莺的漂荡无依比喻自己转徙幕府,漂零不定的生活;(1分)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1分)
11、略
12、(1)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抗击法西斯。(2)创建第五共和国,给法国带来政治的稳定与经济发展.(3)力排众议,结束阿尔及利亚的战争(4)不要特权,退位之后,自己及家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把自己放在和人民平等的地位。(5)得到法国人民的真诚爱戴(6)终其一生,光明磊落,毫无矫饰,显示了精神的纯洁。(1点1分,答全4点满分)
13.第一次(1)这是戴高乐将军之墓的标志,提示戴高乐将军之墓快到了。(2)为后文写双十字架埋下伏笔。(3)指出这是自由法国的徽号,为后文由此赞美戴高乐将军的历史功绩作铺垫。第二次:(1)以此象征戴高乐将军的伟大功绩与崇高精神(2)引出关于将军的议论。(第一次2分,答出任意两点的2分,第二次2分)
14.(1)对比,虽然地处偏远,而且无景可看,但一批一批的法国人来此凭吊。(3分)(2)细节描写,通过对人们神态、动作、声音的描写,表现人们对戴高乐将军的由衷敬仰。(3分)
15.前者直观朴实,主题依赖于读者的感悟;(2分)
后者直白,富有哲理,突出主题,对戴高乐将军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2分)
16、A
17、(1)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2)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一点2分)
18、(1)孔子能够以哲学家的目光一分为二地分析、看待事物;(2)能保持正直、本真的心灵,区别对待真假、善恶、美丑;(3)孔子具备一个哲学家应该具备的智慧与洒脱,智慧的目光洞穿一切、洒脱地面对尘世俗事。(一点2分)
19、作文参照2009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