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认识浮力及产生的原因,认识浮力的方向及施力物体;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大小。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有关。
2.通过复习 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说出其实验探究的方法 ;说出浮力的公式、单位,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
3.通过复习,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理顺知识结构,对浮力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相关浮力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求浮力问题时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条件的选用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浮力
任务一:阅读课本49-52页,通过复习认识浮力及产生的原因,认识浮力的方向及施力物体;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大小。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有关。
1.定义: 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体或 体。
3. 回忆课本50图10.1-2的探究活动中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 有关,与浸没液体的深度 关。
知识点二:浮力
任务二:阅读课本53-56页,通过复习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说出其实验探究的方法 ;说出浮力的公式、单位,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
回忆课本54页图10.2-2的探究活动中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用公式表示为F浮= ,还可以推导为:F浮= = 。
2.归纳出浮力的求法并写出式子表示:
(1)称量法:F浮= (2)压力差法:F浮=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4)二力平衡法(悬浮或漂浮):F浮=
知识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任务三:阅读课本57-60页,通过复习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 力和 力。对于实心浸没液体的物体:
当F浮 G物时,ρ液 ρ物,物体上浮;
当F浮 G物时,ρ液 ρ物,物体下沉;
当F浮 G物时,ρ液 ρ物,物体悬浮。
2.上浮静止后的状态称为 ,此时F浮 G物,ρ液 ρ物。
3.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 来实现浮沉的;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4.密度计是测量 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原理是 。
预习诊断:
1.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2.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A<FB<FC B. FA>FB>FC C. FA=FB=FC D. FA=FB>FC
图1 图2 图3
3.如图2所示,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 ,这一现象说明: 。
4.如图3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的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乙杯中所受的浮力,______杯中的水面升高的多。
5.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用一氢气球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气球受到重力
B.帽子质量大于气球质量
C.帽子密度大于气球密度
D.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
6.当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 自身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受浮力的方向使它将_______(上浮或下沉)一些。
预习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