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7 12: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常用方法,能用适当的方法(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解决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对综合性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方法(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解决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cm.
二.操作活动
活动.如下图,用直尺和圆规,若要画出以AB为一边的等腰三角形ABC,该如何画?这样的点C有几个?
三.探究活动------经验积累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5,0),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在过点(-4,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在直线y=-x+1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四.解决问题------经验运用
如图5,在矩形ABCD中,AB=6,BC=8,动点P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对角线AC向C移动,同时动点Q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在P、Q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CPQ为等腰三角形时,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五.课后练习
已知:把Rt△ABC和Rt△DEF按如图甲摆放(点C与点E重合),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BAC=∠DEF=90°,∠ABC=45°,BC=9cm,DE=6cm,EF=8cm.如图乙,△DEF从图甲的位置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B向△ABC匀速移动,在△DEF移动的同时,点P从△DEF的顶点F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FD向点D匀速移动.当点P移动到点D时,P点停止移动,△DEF也随之停止移动.DE与AC相交于点Q,连接BQ、PQ,设移动时间为t(s).问题:当t为何值时,三角形DPQ为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