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荆轲刺秦王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 荆轲被斩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分别作了哪些准备?明确:荆 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赏析“取头为信”段落,概括两个人物的精神风貌 荆 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赏析“易水决别”段落 首先,抓住特点。
第二,突出重点。
第三,顾及全面
第四,结合写景。 赏析第三部分“廷刺秦王” 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 厚遗蒙嘉 行事周密
顾笑武阳 武阳:色变振恐
反衬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荆轲:“笑”“顾”“前” 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神勇
图穷匕见 秦王:惊---起---绝---拔---操---急
“走” 尽 失其度
秦群臣:愕 以手共博之 英雄虎胆
荆轲: 取---奉---发---把---持---揕 “逐”
倚柱而笑 荆轲:笑 箕踞 骂 视死如归艺术手法赏析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