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7 21: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诗经>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形式特点。
  2.分析诗歌艺术形象。
  3.领悟诗歌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
感知诗歌形式特点、分析诗歌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丰富情感。
第一课时
《关雎》
1.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朗读导入;还可以结合“预习”导入。
2. 介绍《诗经》知识。
课前可以让学生先查找《诗经》的有关资料,结合注解①,在课堂上进行介绍,教师可引导 学生结合本课的“补白”,再补充介绍《诗经》的知识。
3. 学习生字词。
可以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是否在文中给生字注音。结合注解,识记字词,掌握字形,了 解词意。如“雎鸠(jiū)、窈窕(yǎotiǎo)、好逑(hǎoqiú)、寤寐(wùmèi)、 芼 (mào)”等。
4. 反复诵读,把握语气,读出韵律和节奏。
( 1 )教师朗读或放录音。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句。如:“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 女,君子/ 好逑。”
( 2)自由朗读《关雎》,感受节奏和韵律。教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按照二二的节拍朗读 这首诗,如首章四句,要读得平静一些;“鸠”“洲”“逑”为韵脚,要拖长音读,就有了诗的韵 味,读出音调的和谐之美。
( 3)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以男女生合作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来读这首诗。 教师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师生合作配乐朗读,教师进一步指导、纠正。最后再 全班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5. 学生借助注解,初步理解诗句。
6. 品读诗歌,体会其音韵美、意境美。
( 1 )完成“思考探究”一。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时学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不闻爷娘唤女声……”这就叫复沓,或叫重章叠句。以《关雎》为例,引导学生就重章叠句的形式,具体分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见“素养提升”)
( 2) 资料助读: 关于赋、比、兴的含义。(见“素养提升”)诵读《关雎》,看看哪些诗句使 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教师可以先示范第一章中比兴的手法 ,再让学生举例分析。
( 3)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7. 美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
思考: 《关雎》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 背诵比赛。
这一环节要给足学生时间,当堂背会。
9. 布置作业。
巩固背诵成果,并默写这首诗。
第二课时
《蒹葭》
1. 导入新课。
可以背诵《关雎》导入;还可以由朗读《蒹葭》导入。
2. 学习生字词。
结合注解,识记字词,掌握字形,了解词意。如“溯洄、晞 (xī)、湄(méi)、跻(jī)、 涘(sì)、沚 (zhǐ)”等。
3. 反复诵读,读出韵律和节奏。
( 1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节奏划分同上。
( 2)自由朗读《蒹葭》,感受节奏和韵律。按照上节课教的朗读方法和技巧,读出音调的回 环和谐之美。
( 3)反复诵读,体会其节奏美、韵律美。以多种形式来朗读这首诗。教师纠正错误的读音, 指导学生读出语气。给学生时间,自由背诵。
4. 赏析诗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1 )学生借助注解,初步理解诗句。教师答疑解难。
( 2)以《蒹葭》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找出重章叠句和运用比兴的手法的句子,读一读,再做 具体分析。
( 3)小组合作,思考并讨论:《蒹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完成“思考探究”三。
5. 比较阅读。
《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参见“问题探究”)
6. 背诵比赛。
给足学生时间,当堂背会。
7. 布置作业。
( 1 )巩固背诵成果,并默写这首诗。
( 2)请以第一人称,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 3)拓展阅读。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推荐阅读《诗经》里的其他篇目,如《子衿》等。